死刑案件程序控制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死刑案件程序控制概述 | 第10-14页 |
一、死刑案件程序控制的概念 | 第11页 |
二、死刑案件程序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第11-14页 |
(一) 死刑案件程序控制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二) 死刑案件程序控制的可能性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死刑案件程序控制的域外考察 | 第14-22页 |
一、联合国对死刑案件的程序控制考察 | 第14-15页 |
二、美国对死刑案件的程序控制考察 | 第15-18页 |
(一) 审前程序 | 第15-17页 |
(二) 审理程序 | 第17-18页 |
(三) 上诉、复审程序 | 第18页 |
(四) 赦免程序 | 第18页 |
(五) 执行程序 | 第18页 |
三、日本对死刑案件的程序控制考察 | 第18-22页 |
(一) 简易程序不适用于死刑案件 | 第19页 |
(二) 死刑案件审判程序更为谨慎 | 第19-20页 |
(三) 陪审员制度 | 第20页 |
(四) 死刑案件的执行程序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死刑案件程序控制在中国的立法与完善 | 第22-48页 |
一、死刑案件的审判前程序 | 第22-23页 |
二、死刑案件的审判程序 | 第23-32页 |
(一) 死刑案件审理应当确立直接审理的原则 | 第24页 |
(二) 死刑案件定罪程序与量刑程序分离的构想 | 第24-26页 |
(三) 死刑案件的第二审程序 | 第26-28页 |
(四) 死刑案件的复核审程序 | 第28-31页 |
(五) 死刑案件的审判监督程序 | 第31-32页 |
三、死刑案件的执行程序 | 第32-37页 |
(一) 死刑执行依据的完善 | 第33-34页 |
(二) 死刑执行主体的完善 | 第34页 |
(三) 死刑程序救济的完善 | 第34-37页 |
(四) 改革死缓为执行死刑的必经前置程序 | 第37页 |
四、死刑案件的审判管辖制度 | 第37-40页 |
(一) 死刑案件的级别管辖制度 | 第38-39页 |
(二) 死刑案件的地域管辖制度 | 第39-40页 |
五、死刑案件的辩护制度 | 第40-44页 |
(一) 提高死刑案件辩护人自身素质 | 第40-41页 |
(二) 保障死刑案件辩护人的权利 | 第41-42页 |
(三) 死刑案件的指定辩护问题 | 第42-44页 |
六、死刑案件的证据制度 | 第44-48页 |
(一) 建立全国统一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 | 第44-45页 |
(二) 完善死刑案件刑事证据规则 | 第45-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