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7页 |
1 引言 | 第17-52页 |
·绵羊肺腺癌概述 | 第17-40页 |
·绵羊肺腺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 | 第17-21页 |
·绵羊肺腺癌流行病学 | 第21-23页 |
·绵羊肺腺癌的病原学 | 第23-31页 |
·OPA 的发病机理 | 第31-37页 |
·OPA 防控展望 | 第37-39页 |
·OPA 作为人肺癌研究的动物模型 | 第39-40页 |
·抗原表位的研究 | 第40-46页 |
·蛋白质结构预测技术 | 第40页 |
·肽探针扫描技术(Pepscan 技术) | 第40-41页 |
·噬菌体展示技术 | 第41-45页 |
·生物传感器技术筛选表位 | 第45-46页 |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方法筛选表位 | 第46页 |
·环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 | 第46-51页 |
·LAMP 技术原理 | 第46-49页 |
·LAMP 技术优点 | 第49-51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51-52页 |
2 实验一 JSRV 囊膜基因表面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 第52-7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2-60页 |
·材料 | 第52-53页 |
·试剂与药品 | 第53-54页 |
·主要仪器 | 第54页 |
·杂交瘤细胞的复苏 | 第54页 |
·杂交瘤细胞分泌稳定性检测 | 第54页 |
·抗体亚类的测定 | 第54-55页 |
·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检测 | 第55-56页 |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纯化 | 第56-57页 |
·单克隆抗体效价的测定 | 第57-58页 |
·JSRV-SU 蛋白抗原表位的初步定位 | 第58-59页 |
·单克隆抗体功能性亲和常数的测定 | 第59-60页 |
·结果 | 第60-70页 |
·杂交瘤细胞分泌稳定性检测 | 第60页 |
·单克隆抗体亚型的鉴定 | 第60-61页 |
·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检测 | 第61-63页 |
·单克隆抗体纯化后鉴定 | 第63-64页 |
·单克隆抗体效价的测定 | 第64-65页 |
·JSRV-SU 蛋白抗体抗原表位的初步定位 | 第65-69页 |
·三株单抗的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曲线及抗体亲和常数的推导 | 第69-70页 |
·讨论 | 第70-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3 实验二 噬菌体展示结合肽扫描技术筛选 JSRV-SU 抗原表位 | 第73-8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4-80页 |
·菌株、表达载体和质粒 | 第74页 |
·试剂与药品 | 第74页 |
·主要仪器 | 第74-75页 |
·主要溶液的配置 | 第75页 |
·方法 | 第75-80页 |
·结果 | 第80-85页 |
·利用噬菌体展示随机12 肽库进行模拟抗原表位筛选 | 第80-83页 |
·运用肽扫描技术筛选抗原表位 | 第83-85页 |
·讨论 | 第85-86页 |
·小结 | 第86-87页 |
4 实验三 绵羊肺腺瘤病夹心 ELISA 诊断方法的初步建立 | 第87-98页 |
·材料 | 第87-88页 |
·样品的来源及处理 | 第87-88页 |
·主要试剂及质粒、抗体 | 第88页 |
·主要仪器与耗材 | 第88页 |
·方法 | 第88-91页 |
·重组 JSRV-SU 蛋白的大量表达与纯化 | 第88-89页 |
·兔抗 JSRV-SU 多抗的制备及纯化 | 第89页 |
·夹心 ELISA 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89-91页 |
·结果 | 第91-96页 |
·重组 JSRV-SU 蛋白的大量表达与纯化 | 第91页 |
·兔抗 JSRV-SU 多抗的制备及提纯 | 第91-92页 |
·夹心 ELISA 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92-96页 |
·讨论 | 第96-97页 |
·小结 | 第97-98页 |
5 实验四 绵羊肺腺瘤病 LAMP 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 | 第98-11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9-102页 |
·样品的来源及处理 | 第99页 |
·常用试剂 | 第99页 |
·引物设计 | 第99-100页 |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100页 |
·LAMP 诊断方法的优化及建立 | 第100-102页 |
·临床样品的检测 | 第102页 |
·结果 | 第102-111页 |
·标准 LTR 序列的扩增 | 第102页 |
·标准 LTR 的序列测定 | 第102-103页 |
·LAMP 检测方法的优化 | 第103-107页 |
·反应产物内切酶鉴定 | 第107-108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108页 |
·特异性及敏感性测定 | 第108页 |
·临床样品的检测 | 第108-111页 |
·讨论 | 第111-112页 |
·小结 | 第112-113页 |
6 实验五 内外源性 JSRV env 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 第113-12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13-115页 |
·样品的来源及处理 | 第113页 |
·常用试剂 | 第113-114页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114页 |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114页 |
·内外源性 JSRV env 基因的 PCR 扩增 | 第114页 |
·目的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114-115页 |
·结果 | 第115-118页 |
·绵羊肺腺瘤病自然病例肺肿瘤组织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115页 |
·目的基因 PCR 扩增结果 | 第115页 |
·序列分析 | 第115-118页 |
·讨论 | 第118-119页 |
·小结 | 第119-120页 |
7 实验六 表达绵羊肺腺瘤病毒囊膜蛋白及其 TM 亚基细胞系的建立 | 第120-1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21-124页 |
·主要材料 | 第121页 |
·主要试剂和工具酶 | 第121-122页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122页 |
·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122页 |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第122-123页 |
·细胞转染 | 第123页 |
·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 | 第123-124页 |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 第124页 |
·结果 | 第124-127页 |
·PCR 扩增目的基因结果 | 第124-125页 |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125页 |
·稳定表达 JSRV Env 及 TM-HA 细胞系的建立 | 第125-127页 |
·讨论 | 第127-128页 |
·小结 | 第128-129页 |
8 实验七 绵羊ras 基因第一、二外显子的扩增及序列测定 | 第129-13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30-132页 |
·样品的来源及处理 | 第130页 |
·常用试剂 | 第130页 |
·主要仪器 | 第130-131页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131页 |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131页 |
·ras 基因的 PCR 扩增 | 第131-132页 |
·目的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132页 |
·结果 | 第132-134页 |
·绵羊肺腺瘤病自然病例肺肿瘤组织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132页 |
·目的基因 PCR 扩增结果 | 第132页 |
·序列分析 | 第132-134页 |
·讨论 | 第134页 |
·小结 | 第134-135页 |
9 总体结论 | 第135-136页 |
10 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第136-137页 |
·创新点 | 第136页 |
·不足之处 | 第136页 |
·研究展望 | 第136-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56页 |
作者简介 | 第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