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3页
        1.1.1 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新需求第10-12页
        1.1.2 高等教育内部变革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第12-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1 理论意义第13页
        1.2.2 实践意义第13-14页
    1.3 研究现状第14-19页
        1.3.1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2 国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现状第16-19页
    1.4 研究思路第19页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9-20页
        1.5.1 研究方法第19页
        1.5.2 创新点第19-20页
第2章 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界定及其相关理论问题阐述第20-32页
    2.1 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概念的辨析第20-22页
        2.1.1“职业”与“技术”第20-21页
        2.1.2“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第21-22页
    2.2 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第22-25页
        2.2.1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第22-23页
        2.2.2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第23-24页
        2.2.3 本研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界定第24-25页
    2.3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第25-27页
        2.3.1 体现“高等性”第25-26页
        2.3.2 凸显“技术性”第26页
        2.3.3 彰显“人文性”第26-27页
    2.4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第27-30页
        2.4.1 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第27-28页
        2.4.2 基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第28-29页
        2.4.3 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第29-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3章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第32-44页
    3.1 国外典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及启示第32-38页
        3.1.1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第33-34页
        3.1.2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第34-36页
        3.1.3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第36-37页
        3.1.4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第37-38页
    3.2 国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第38-42页
        3.2.1 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第38-40页
        3.2.2 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第40-42页
        3.2.3 对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第42页
    3.3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概况第44-58页
    4.1 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背景第44-47页
        4.1.1 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部优势第44-46页
        4.1.2 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机遇第46-47页
    4.2 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实际需求第47-50页
        4.2.1 河北省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势在必行第47-48页
        4.2.2 河北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势在必行第48-49页
        4.2.3 河北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势在必行第49页
        4.2.4 河北省全面对接京津冀一体化势在必行第49-50页
    4.3 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0-56页
        4.3.1 社会认可度依旧不高第50页
        4.3.2 尚未形成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第50-51页
        4.3.3 高职教育基础条件薄弱,办学经费投入不足第51-53页
        4.3.4“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第53-54页
        4.3.5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相脱节第54-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5章 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第58-66页
    5.1 转变传统观念,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第58-59页
    5.2 构建具有河北省特色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第59-61页
        5.2.1 与普通高等教育沟通和融合第59-60页
        5.2.2 建立中高职衔接体系及延伸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第60-61页
    5.3 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第61-63页
        5.3.1 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第61-62页
        5.3.2 创新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第62-63页
    5.4 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第63页
    5.5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第63-64页
    5.6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优化专业设置第64-65页
    5.7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省大学生心理素质十年变化比较研究
下一篇:大学校长职业化的本质、困惑及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