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15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特色 | 第15-17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基层民主选举 | 第17页 |
2.1.2 政府监督 | 第17-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权力制约与监督”理论 | 第18页 |
2.2.2 “公共选择”理论 | 第18-20页 |
3 乐清市D村村委会选举中政府监督的实践情况 | 第20-29页 |
3.1 选举背景介绍 | 第20-23页 |
3.2 政府监督的主要做法 | 第23-26页 |
3.2.1 选举前监督 | 第23-25页 |
3.2.2 选举中监督 | 第25页 |
3.2.3 选举后监督 | 第25-26页 |
3.3 政府监督取得的成效 | 第26-29页 |
3.3.1 村民自治得到不断完善 | 第26-27页 |
3.3.2 在较大程度上保证了选举的公平与公正 | 第27页 |
3.3.3 选出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 第27-28页 |
3.3.4 维护了村庄社会的和谐稳定 | 第28-29页 |
4. 乐清市D村村委会选举中政府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9-38页 |
4.1 政府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3页 |
4.1.1 对候选人资格的审核把关不严 | 第29-30页 |
4.1.2 对候选人选前公示的监督流于形式 | 第30-31页 |
4.1.3 监督主体与选举主持者不分 | 第31-32页 |
4.1.4 村干部罢免机制缺乏时效性与可操作性 | 第32-33页 |
4.2 政府监督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8页 |
4.2.1 与选举诉讼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33-34页 |
4.2.2 对监督制度执行不力 | 第34-35页 |
4.2.3 党风廉政教育薄弱阻碍监督预防作用的发挥 | 第35-36页 |
4.2.4 违法成本过低削弱了监督权威 | 第36-38页 |
5 完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政府监督作用的对策与建议 | 第38-47页 |
5.1 健全选举诉讼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完善政府监督提供法律保障 | 第38-40页 |
5.2 转变政府监督方式,与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形成监督合力 | 第40-42页 |
5.3 加强农村基层法治教育.为政府监督提供群众基础 | 第42-43页 |
5.4 加快政务微信建设,拓宽政府监督的技术手段 | 第43-45页 |
5.5 推进村级“三务公开”工作,以机制创新强化政府监督 | 第45-47页 |
6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访谈纪录 | 第51-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