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缩写表 | 第5-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22页 |
1.1 绪论 | 第11-13页 |
1.2 胺的合成方法 | 第13-18页 |
1.2.1 脂肪酸胺化加氢法 | 第14页 |
1.2.2 氨或胺的烃基化反应 | 第14-15页 |
1.2.3 盖伯瑞尔(Gabriel)合成法 | 第15-16页 |
1.2.4 硝基化合物还原制备芳香胺法 | 第16-17页 |
1.2.5 酰胺的还原反应 | 第17页 |
1.2.6 肟的还原反应 | 第17-18页 |
1.2.7 醛、酮的还原胺化法 | 第18页 |
1.2.8 腈的还原胺化法 | 第18页 |
1.3 腈合成伯胺可能发生的反应 | 第18-20页 |
1.4 论文设计思想 | 第20-22页 |
第2章 苯甲腈催化还原生成苯甲胺的研究 | 第22-37页 |
2.1 概述 | 第22-24页 |
2.2 优化实验条件 | 第24-35页 |
2.2.1 磷化物的选择 | 第26-27页 |
2.2.2 不同氨硼烷摩尔比得到不同的收益 | 第27-28页 |
2.2.3 催化剂磷化镍的量对实验的影响 | 第28-29页 |
2.2.4 反应时间对苯甲腈加氢还原的影响 | 第29-31页 |
2.2.5 溶剂对苯甲腈加氢还原的影响 | 第31-32页 |
2.2.6 溶剂乙醇的比列对苯甲腈还原的影响 | 第32-34页 |
2.2.7 空白实验 | 第34页 |
2.2.8 环境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 第34-35页 |
2.3 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取代基对腈类衍生物催化加氢研究 | 第37-46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取代基对腈类衍生物催化加氢的影响 | 第38-44页 |
3.2.1 不同位置吸电子基(甲氧基)对芳香腈催化加氢的影响 | 第38-39页 |
3.2.2 空间位阻对芳香腈催化加氢的影响 | 第39-40页 |
3.2.3 给电子基对芳香腈催化加氢的影响 | 第40页 |
3.2.4 卤素对芳香腈催化加氢的影响 | 第40-41页 |
3.2.5 硝基存在时对芳香腈催化加氢的影响 | 第41-42页 |
3.2.6 硝基苯化合物的催化加氢 | 第42-43页 |
3.2.7 杂环对芳香腈催化加氢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 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实验部分 | 第46-70页 |
4.1 试剂和仪器 | 第46-47页 |
4.1.1 试剂及其处理 | 第46-47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47页 |
4.2 材料表征 | 第47-51页 |
4.2.1 Ni2P的制备与表征 | 第47-48页 |
4.2.2 Co P制备 | 第48-49页 |
4.2.3 Cu3P的制备 | 第49-51页 |
4.3 合成化合物的表征 | 第51-70页 |
全文总结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