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

欣泰电气IPO审计失败的案例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研究IPO财务舞弊动机及方法的相关文献第11-12页
        1.2.2 审计失败成因的相关文献第12-13页
        1.2.3 审计风险控制的相关文献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4-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页
        1.3.2 技术路线第14-15页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5-17页
        1.4.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2 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2章 IPO审计之基本理论及IPO审计失败现状第17-30页
    2.1 审计风险的基本理论第17-19页
        2.1.1 审计风险的定义第17-18页
        2.1.2 审计失败的相关理论第18-19页
    2.2 IPO审计的特点第19-21页
        2.2.1 委托关系复杂,需要多方参与第19页
        2.2.2 审计周期长,工作量繁重第19-20页
        2.2.3 审计结果涉及方广,受关注度高第20页
        2.2.4 企业财务舞弊的动机强烈,审计风险更高第20-21页
    2.3 IPO审计中企业的造假方式第21-23页
    2.4 IPO企业财务舞弊动机分析第23-25页
        2.4.1 获得上市资格,进行圈钱第23-25页
        2.4.2 提高股票发行价格,多圈钱第25页
        2.4.3 其他原因第25页
    2.5 IPO审计失败的现状第25-30页
第3章 欣泰电气IPO审计失败案例之背景分析第30-34页
    3.1 案例介绍第30-31页
        3.1.1 欣泰电气背景介绍第30页
        3.1.2 欣泰电气财务舞弊案事件回顾第30-31页
    3.2 发现的具体问题第31-32页
        3.2.1 上市申请材料中存在虚假记载第31页
        3.2.2 上市后的财务报告中具有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第31-32页
    3.3 证监会的处罚决定第32-34页
        3.3.1 对造假企业的处罚决定第32页
        3.3.2 对保荐机构的处罚决定第32-33页
        3.3.3 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决定第33页
        3.3.4 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欣泰电气审计失败原因分析第34-53页
    4.1 欣泰电气财务舞弊手段分析第34-36页
        4.1.1 造假逻辑和造假前后数据分析第34-35页
        4.1.2 欣泰电气虚构应收账款收回的“三板斧”第35-36页
    4.2 内部控制缺陷分析第36-41页
        4.2.1 欣泰电气的内部环境分析第37-39页
        4.2.2 欣泰电气的控制活动分析第39-40页
        4.2.3 欣泰电气监督与沟通的分析第40-41页
    4.3 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的疏漏第41-45页
        4.3.1 未予关注应收账款大额异常红字冲销情况第41-42页
        4.3.2 往来款未回函情况下未实施替代程序第42-43页
        4.3.3 未予关注银行账户的异常情况第43-44页
        4.3.4 可执行的分析程序第44-45页
    4.4 注册会计师与审计客户的合谋行为第45-48页
        4.4.1 IPO审计的高额收费引诱会计师事务所合谋第45-46页
        4.4.2 会计师事务所收益与成本不对等导致的“变相合谋”第46页
        4.4.3 兴华所与欣泰电气合谋的可能性分析第46-48页
    4.5 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欠缺第48-49页
    4.6 发审委的审查漏洞第49-50页
        4.6.1 发审制度中存在漏洞第49-50页
        4.6.2 欣泰电气案中发审委“虎头蛇尾”的表现第50页
    4.7 地方政府保护主义第50-53页
第5章 避免IPO审计失败的建议第53-60页
    5.1 欣泰电气审计失败案例的启示第53页
    5.2 会计师事务所方面第53-56页
        5.2.1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流程控制第53-55页
        5.2.2 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第55页
        5.2.3 改革审计机构聘用机制第55-56页
    5.3 被审计单位方面第56-58页
        5.3.1 健全IPO企业的内部控制第56-57页
        5.3.2 确保独立董事发挥公正独立的作用第57页
        5.3.3 提高企业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第57-58页
    5.4 监管机制方面第58-59页
        5.4.1 完善IPO发行审核制度,逐步推行注册制第58页
        5.4.2 加大证监会对中介机构的处罚力度第58-59页
    5.5 其他方面第59-60页
        5.5.1 剔除地方政府保护主义第59页
        5.5.2 引进保险机制,建立赔偿基金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三板企业融资效率分析--以安达科技为例
下一篇:医药行业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以华润三九并购桂林天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