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水土保持论文

~7Be示踪土壤侵蚀的基础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6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2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2-14页
     ·~7Be理化特性第12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4页
   ·实验元素选取第14-15页
   ·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二章 放射性核素测量及计算第16-22页
   ·实验仪器简介第16-18页
   ·高纯锗γ谱仪探测效率第18-19页
     ·绝对探测效率第18页
     ·相对探测效率第18-19页
   ·放射性核素测量方法第19-20页
     ·相对测量方法第19页
     ·效率刻度测量方法第19-20页
   ·放射性核素活度测量时间校正第20-22页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规律第20-21页
     ·测量时间校正第21-22页
第三章 放射性核素测量中样品高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第22-29页
   ·实验设计第22-23页
     ·样品采集与处理第22-23页
     ·样品测量第23页
   ·数据分析第23-28页
     ·样品平均峰面积与标准差第23-25页
     ·探测效率与样品高度的关系第25-28页
     ·探测效率的校正第28页
   ·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放射性核素测量中样品含水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第29-36页
   ·实验设计第29-30页
   ·数据分析第30-34页
     ·样品平均峰面积与标准差第30-32页
     ·探测效率与样品含水量的关系第32-34页
     ·探测效率的校正第34页
   ·小结第34-36页
第五章 放射性核素~7Be沉降特征第36-44页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设计第36-37页
     ·研究区概况第36页
     ·实验设计第36-37页
   ·~7Be沉降与次降雨的关系第37-40页
     ·雨水中~7Be的含量第37-39页
     ·降雨量与~7Be沉降通量的关系第39-40页
   ·~7Be月干湿沉降变化第40-41页
   ·地表径流中~7Be含量第41-42页
   ·小结第42-44页
第六章 结论第44-47页
   ·主要结论第44-45页
   ·不足与展望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棉铃虫单核衣壳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orf109性质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环境条件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硝化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