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7页 |
·杆状病毒简介 | 第10-12页 |
·杆状病毒的分类 | 第10-11页 |
·杆状病毒的形态结构 | 第11页 |
·杆状病毒的生活史 | 第11-12页 |
·杆状病毒的复制 | 第12页 |
·杆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 第12-16页 |
·杆状病毒的基因组特征 | 第12-13页 |
·杆状病毒的结构蛋白基因 | 第13页 |
·杆状病毒的保守基因 | 第13-15页 |
·与DNA复制相关的基因 | 第15页 |
·与RNA转录及核苷酸代谢相关的基因 | 第15页 |
·杆状病毒的辅助基因(auxiliary gene) | 第15页 |
·杆状病毒的进化 | 第15-16页 |
·杆状病毒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方法概述 | 第16-20页 |
·基因的功能预测 | 第16-17页 |
·利用基因突变分析的方法研究杆状病毒基因的功能 | 第17-18页 |
·在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一些高通量研究方法的可能的应用 | 第18-20页 |
·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20-21页 |
·杆状病毒生物杀虫剂 | 第20页 |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 第20页 |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 | 第20-21页 |
·杆状病毒基因治疗载体 | 第21页 |
·本实验研究的背景及前期工作的总结 | 第21-26页 |
·棉铃虫病毒的早期研究 | 第21页 |
·棉铃虫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阶段 | 第21-22页 |
·Orf109在棉铃虫病毒基因组中的位置及其序列特征 | 第22页 |
·Ha109的序列特征 | 第22-23页 |
·Orf109的功能结构域分析及其在细胞中的定位信息的预测 | 第23-24页 |
·Ha109蛋白二级结构的预测 | 第24页 |
·与其它杆状病毒同源蛋白的同源性比较分析 | 第24-25页 |
·系统树的构建 | 第25-2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6-27页 |
第2章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G4株ORF109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 | 第27-38页 |
引言 | 第27页 |
·材料 | 第27-28页 |
·菌株 | 第27页 |
·Bacmid | 第27页 |
·质粒 | 第27页 |
·LB和LA培养基 | 第27页 |
·主要试剂及缓冲液 | 第27-28页 |
·主要设备及仪器 | 第28页 |
·方法 | 第28-33页 |
·大肠杆菌中杆粒的提取 | 第28页 |
·大肠杆菌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8-29页 |
·电转化、涂布及培养 | 第29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9页 |
·HaSNPV orf109的扩增、克隆与测序 | 第29页 |
·大肠杆菌中质粒的提取 | 第29-30页 |
·HaSNPV orf109的亚克隆及阳性重组子的鉴定 | 第30页 |
·目的基因的诱导表达 | 第30页 |
·目的蛋白的SDS-PAGE | 第30-31页 |
·HA109抗血清的制备 | 第31页 |
·抗血清效价测定 | 第31-32页 |
·Western-Blot | 第32-33页 |
·结果分析 | 第33-36页 |
·Ha109的克隆及PKG-109的酶切鉴定 | 第33-34页 |
·重组表达载体pKG-109诱导表达和SDS-PAGE分析 | 第34-35页 |
·融合蛋白抗血清效价测定与Western-blot检测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第3章 HaSNPV Ha109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8-44页 |
引言 | 第38页 |
·材料 | 第38-39页 |
·质粒 | 第38页 |
·菌株 | 第38页 |
·引物 | 第38页 |
·低盐LB和LA培养基 | 第38页 |
·酶、化学试剂和试剂盒 | 第38-39页 |
·主要仪器 | 第39页 |
·方法 | 第39-41页 |
·pIZ/V5-egfp/orf109重组载体的构建 | 第39页 |
·pIZ/V5-egfp/orf109质粒的提取 | 第39-41页 |
·结果 | 第41-42页 |
·pIZ/V5-egfp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41页 |
·pIZ/V5-egfp/orf109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41-42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第4章 HaSNPV orf109缺失杆粒的构建 | 第44-53页 |
引言 | 第44页 |
·材料 | 第44-45页 |
·实验用菌株 | 第44页 |
·Bacmid | 第44-45页 |
·质粒 | 第45页 |
·LB和LA培养基 | 第45页 |
·主要试剂及缓冲液 | 第45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45页 |
·方法 | 第45-49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45页 |
·orf109基因上下游同源臂的扩增 | 第45-46页 |
·带有orf109同源臂的Phsp70-egfp-Cmr线性重组片段的获得 | 第46页 |
·BW25113(HaBacHZ8,pkd46)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46-47页 |
·HaBacHz8 orf109的敲除 | 第47页 |
·HaBacΔ109重组子的鉴定 | 第47页 |
·大肠杆菌DH10B(HaBacΔ109)菌株的构建 | 第47-4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0页 |
·重组病毒HaBacΔ109的PCR鉴定 | 第49-50页 |
·重组病毒HaBacΔ109的酶切鉴定 | 第50页 |
·讨论 | 第50-53页 |
第5章 HaSNPV orf109基因敲除回复子的构建 | 第53-67页 |
引言 | 第53页 |
·材料 | 第53-54页 |
·菌种 | 第53页 |
·杆粒 | 第53页 |
·质粒 | 第53-54页 |
·方法 | 第54-61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54页 |
·Polyhedrin多角体基因及ORF109基因的扩增 | 第54页 |
·质粒pFastBac-Dual-Polh的构建 | 第54-55页 |
·质粒pFastBac-Dual-ORF109的构建 | 第55页 |
·质粒pFastBac-Dual-Polh-ORF109的构建 | 第55页 |
·质粒pKS-Phsp70-egfp的构建 | 第55-56页 |
·质粒pFBD-Polh-Phsp70-egfp的构建 | 第56页 |
·转座用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56页 |
·ORF109敲除回复子的建立 | 第56-6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5页 |
·Polyhedrin及ORF109基因的PCR结果 | 第61页 |
·质粒pFastBacDual-Polh、pFastBacDual-ORF 109、pFastBacDual-Polh-ORF109的酶切鉴定结果 | 第61-62页 |
·ORF109敲除回复子的鉴定 | 第62-65页 |
·讨论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