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3.1 关于私募股权基金相关文献 | 第12-13页 |
1.3.2 关于私募股权基金投资项目的文献 | 第13-15页 |
1.3.3 关于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效果的相关文献 | 第15页 |
1.3.4 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6-18页 |
2 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理论概述 | 第18-2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2.1.1 私募股权基金 | 第18页 |
2.1.2 尽职调查 | 第18-20页 |
2.1.3 增值服务 | 第20-21页 |
2.2 私募股权基金投资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2.2.1 投资项目的筛选与定价 | 第21页 |
2.2.2 投资项目的日常管理 | 第21-22页 |
2.2.3 投资项目的退出 | 第22-23页 |
2.3 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2.3.1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 第23页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3-25页 |
3 红塔基金投资A公司案例背景简介 | 第25-32页 |
3.1 红塔基金投资的背景介绍 | 第25-31页 |
3.1.1 红塔基金经营状况简介 | 第25-27页 |
3.1.2 红塔基金的投资背景 | 第27页 |
3.1.3 A公司的融资需求 | 第27-31页 |
3.2 红塔基金投资A公司的动因 | 第31-32页 |
3.2.1 A公司有上市的动机并符合上市的条件 | 第31页 |
3.2.2 投资A公司可能获得预期回报 | 第31-32页 |
4 红塔基金对A公司投资项目的决策过程分析 | 第32-47页 |
4.1 红塔基金对A公司的项目选择与定价 | 第32-42页 |
4.1.1 对A公司进行尽职调查 | 第32-40页 |
4.1.2 对A公司进行企业价值评估 | 第40-42页 |
4.2 红塔基金对A公司的进驻管理 | 第42-44页 |
4.2.1 派驻董事参与A公司的经营管理 | 第42页 |
4.2.2 重构A公司的战略规划 | 第42-43页 |
4.2.3 策划A公司后续融资 | 第43-44页 |
4.2.4 协助A公司处理上市前的事务 | 第44页 |
4.3 红塔基金退出的约定与方式 | 第44-47页 |
4.3.1 红塔基金与A公司退出条款的约定 | 第44-45页 |
4.3.2 A公司实现首次公开发行上市 | 第45-46页 |
4.3.3 红塔红土公司实行股份转让退出投资 | 第46-47页 |
5 红塔基金投资A公司产生的效果及其成因 | 第47-51页 |
5.1 红塔基金投资A公司产生的效果 | 第47-49页 |
5.1.1 红塔基金得到预期的项目投资回报 | 第47页 |
5.1.2 扩大了红塔基金的市场份额 | 第47-48页 |
5.1.3 提升红塔基金的知名度 | 第48页 |
5.1.4 培养了一支成熟理性的基金队伍 | 第48-49页 |
5.2 红塔基金投资A公司产生效果的成因 | 第49-51页 |
5.2.1 良好的尽职调查能够防范不合理定价的风险 | 第49页 |
5.2.2 完善对A公司的进驻管理能有效的促进其发展 | 第49-50页 |
5.2.3 选择了有利的退出时机并且采用合适的退出方式 | 第50-51页 |
6 案例启示 | 第51-55页 |
6.1 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经验 | 第51-52页 |
6.1.1 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能增加基金公司投资成功的机率 | 第51页 |
6.1.2 加强对投资企业的日常管理是基金公司成功的关键 | 第51-52页 |
6.1.3 合理的设计退出渠道可以减少基金公司的退出风险 | 第52页 |
6.2 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 第52-55页 |
6.2.1 对投资公司的日常管理可能产生管理理念的冲突 | 第52-53页 |
6.2.2 退出条款的约定可能出现纠纷 | 第53页 |
6.2.3 股权转让时可能出现股权定价不明 | 第53-55页 |
结束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