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汽轮机通流改造及性能试验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通流改造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汽轮机通流研究、发展状况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通流改造理论基础及改造前现状 | 第16-34页 |
2.1 汽轮机工作原理 | 第16-19页 |
2.1.1 蒸汽在喷嘴中的流动 | 第16-18页 |
2.1.2 蒸汽在动叶通道中的流动 | 第18-19页 |
2.1.3 蒸汽对动叶的作用力 | 第19页 |
2.2 多级汽轮机的通流部分损失 | 第19-26页 |
2.2.1 通流部分级内损失 | 第21-24页 |
2.2.2 通流部分级外损失 | 第24-25页 |
2.2.3 汽轮机的经济性评价指标 | 第25-26页 |
2.3 改造前主要技术规范 | 第26-28页 |
2.4 改造前汽轮机主要结构 | 第28-30页 |
2.5 改造前机组运行现状 | 第30-33页 |
2.6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通流改造前热力性能试验分析 | 第34-51页 |
3.1 试验目的 | 第34页 |
3.2 试验的标准与规程 | 第34页 |
3.3 试验测点布置及数据采集 | 第34-35页 |
3.4 数据处理及计算 | 第35-40页 |
3.5 汽轮机缸效率的定义与计算 | 第40-42页 |
3.5.1 高压缸效率 | 第40-41页 |
3.5.2 中压缸效率 | 第41页 |
3.5.3 调节级效率 | 第41-42页 |
3.5.4 中压平衡盘漏汽率 | 第42页 |
3.6 试验结果的修正 | 第42页 |
3.7 试验步骤 | 第42-43页 |
3.8 试验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 第43页 |
3.9 改造前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49页 |
3.9.1 试验主要计算结果 | 第43-44页 |
3.9.2 汽轮机热耗率 | 第44-45页 |
3.9.3 汽轮机出力 | 第45页 |
3.9.4 高、中压缸及调节级效率 | 第45-46页 |
3.9.5 高、中压缸之间的轴封漏汽流量 | 第46-47页 |
3.9.6 回热系统及加热器性能 | 第47-49页 |
3.9.7 系统严密性 | 第49页 |
3.10 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通流改造方案实施与评估 | 第51-65页 |
4.1 通流改造的目标 | 第51-52页 |
4.2 通流改造的原则 | 第52页 |
4.3 通流改造的方案 | 第52-55页 |
4.3.1 改造方案一 | 第52-54页 |
4.3.2 改造方案二 | 第54页 |
4.3.3 改造方案的对比分析及选择 | 第54-55页 |
4.4 通流改造的技术措施 | 第55-60页 |
4.4.1 在机组的热力性能方面气动热力设计 | 第55-58页 |
4.4.2 在机组的结构设计方面 | 第58-60页 |
4.5 通流改造后性能试验与评估 | 第60-64页 |
4.5.1 改造后汽轮机热耗率试验结果 | 第60-62页 |
4.5.2 汽轮机出力试验结果 | 第62-63页 |
4.5.3 汽轮机缸效率试验结果 | 第63-64页 |
4.6 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5.1 结论 | 第65页 |
5.2 课题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