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技术方法论文

微波辅助Cu(Ⅱ)-Fenton体系催化氧化处理对硝基苯酚废水工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课题来源第9页
    1.2 对硝基苯酚性质及处理研究现状第9-11页
        1.2.1 对硝基苯酚的理化性质第9页
        1.2.2 对硝基苯酚的来源及危害第9-10页
        1.2.3 对硝基苯酚的处理现状第10-11页
    1.3 环境微波化学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1 微波作用机理和特点第11-12页
        1.3.2 微波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1.4 高级氧化技术及 Fenton/类 Fenton 试剂的原理及应用第14-17页
        1.4.1 高级氧化技术的原理及应用第14-15页
        1.4.2 Fenton/类 Fenton 试剂氧化法的原理及应用第15-17页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第17-19页
        1.5.1 课题研究目的第17-18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9-24页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19-20页
        2.1.1 实验试剂第19页
        2.1.2 实验仪器第19-20页
    2.2 实验方法第20-22页
        2.2.1 实验方法第20页
        2.2.2 微波辅助连续流工艺反应器的设计原则第20页
        2.2.3 正交实验的设计第20-21页
        2.2.4 试验研究装置与工艺流程第21-22页
    2.3 检测分析方法第22-24页
        2.3.1 PNP 浓度的检测第22-23页
        2.3.2 ·OH 生成量的检测第23-24页
第3章 微波辅助 Cu(II)-Fenton 体系催化氧化处理 PNP 废水工艺试验研究第24-37页
    3.1 引言第24页
    3.2 微波辅助 Cu(II)-Fenton 体系处理工艺的初步确定第24-29页
        3.2.1 微波场的引入对体系的强化作用第24-26页
        3.2.2 微波辐照-放置工艺的建立第26-28页
        3.2.3 Cu~(2+)的引入对体系的强化作用第28-29页
    3.3 MW-Cu-Fenton 催化氧化体系各工艺参数对 PNP 去除率的影响第29-35页
        3.3.1 溶液初始 pH 值对 PNP 去除率的影响第29-30页
        3.3.2 Cu~(2+)加入量对 PNP 去除率的影响第30-31页
        3.3.3 Fe2+加入量对 PNP 去除率的影响第31-32页
        3.3.4 H_2O_2加入量对 PNP 去除率的影响第32-33页
        3.3.5 微波辐照功率和辐照时间对 PNP 去除率的影响第33-35页
    3.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4章 微波辅助连续流工艺处理 PNP 废水研究第37-48页
    4.1 引言第37页
    4.2 微波辅助连续流工艺反应装置的设计第37-38页
    4.3 微波辅助连续流工艺最佳参数的确定第38-47页
        4.3.1 正交试验的设计第38-40页
        4.3.2 连续流工艺中初始 pH 值对 PNP 去除率的影响第40-42页
        4.3.3 连续流工艺中温度对 PNP 去除率的影响第42-43页
        4.3.4 连续流工艺中 H_2O_2加入量对 PNP 去除率的影响第43-45页
        4.3.5 连续流工艺中水力停留时间对 PNP 去除率的影响第45-46页
        4.3.6 连续流工艺中初始浓度对 PNP 去除率的影响第46-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不同催化氧化体系对比研究第48-53页
    5.1 引言第48页
    5.2 MW-Cu-Fenton 和 MW-Fenton 两种体系反应动力学研究第48-50页
    5.3 MW-Cu-Fenton 和 MW-Fenton 两种体系中·OH 生成规律第50-51页
    5.4 不化氧化体系中 PNP 去除率的比较第51-52页
    5.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9-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菌丝霉素原核串联体构建、重组表达及表达产物抗菌效果研究
下一篇:重组木聚糖酶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发酵条件的优化及酶制品在生长猪上的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