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9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8-9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页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4 创新点、难点及不足点 | 第10-13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1.4.2 难点 | 第11页 |
1.4.3 不足 | 第11-13页 |
2 P2P网贷行业概况及理论依据 | 第13-19页 |
2.1 P2P网络借贷的起源 | 第13-14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2.2.1 风险衡量与评价理论 | 第14页 |
2.2.2 COSO-《企业风险管理一整合框架》理论 | 第14页 |
2.2.3 层次分析法 | 第14-19页 |
3 国内外P2P行业发展现状及风控措施 | 第19-33页 |
3.1 英国的P2P网贷行业概述 | 第19-22页 |
3.1.1 代表平台风控 | 第19-20页 |
3.1.2 英国P2P借贷行业监管机制 | 第20-22页 |
3.2 美国的P2P网贷行业 | 第22-23页 |
3.2.1 美国代表平台风控 | 第22-23页 |
3.2.2 美国P2P监管机制 | 第23页 |
3.3 国外P2P发展情况及趋势 | 第23-25页 |
3.3.1 国外P2P网贷平台发展新突破 | 第23-24页 |
3.3.2 国外P2P网贷平台发展趋势 | 第24-25页 |
3.4 P2P行业在国内的发展 | 第25-30页 |
3.5 我国P2P借贷行业发展趋势 | 第30-31页 |
3.6 国外发展对我国P2P网贷平台的意义与启示 | 第31-33页 |
4 P2P风险评价的实证研究 | 第33-45页 |
4.1 数据处理与指标选取 | 第33-35页 |
4.2 确定指标权重 | 第35-40页 |
4.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第35-36页 |
4.2.2 一致性检验 | 第36-39页 |
4.2.3 计算权重 | 第39-40页 |
4.3 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40-45页 |
4.3.1 评价结果 | 第40-41页 |
4.3.2 评价分析 | 第41-45页 |
5 对加强P2P风险防控的的建议 | 第45-50页 |
5.1 监管细则下对P2P行业发展趋势的影响 | 第45-46页 |
5.2 P2P借贷平台发展建议 | 第46-47页 |
5.3 监管方面的建议 | 第47-50页 |
5.3.1 加强征信体系建设 | 第47-48页 |
5.3.2 完善P2P监管的法律规范 | 第48页 |
5.3.3 适度增加财政扶持力度,促进P2P网络借贷健康发展 | 第48页 |
5.3.4 优化P2P发展环境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