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11-14页 |
1.1 禽流感的病原学特性 | 第11页 |
1.2 H7N9亚型流感病毒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4-21页 |
2.1 材料 | 第14-17页 |
2.1.1 供检样品 | 第14页 |
2.1.2 标准阳性血清 | 第14页 |
2.1.3 鸡胚 | 第14页 |
2.1.4 毒株 | 第14-15页 |
2.1.5 实验动物 | 第15页 |
2.1.6 常用试剂及配置 | 第15-16页 |
2.1.7 主要仪器 | 第16页 |
2.1.8 主要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16页 |
2.1.9 主要生物学软件 | 第16-17页 |
2.2 方法 | 第17-21页 |
2.2.1 样品的采集 | 第17页 |
2.2.2 病毒分离 | 第17页 |
2.2.3 病原学鉴定 | 第17页 |
2.2.4 病毒的纯化 | 第17-18页 |
2.2.5 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序列测定 | 第18-19页 |
2.2.5.1 引物的设计 | 第18页 |
2.2.5.2 病毒RNA的抽提 | 第18页 |
2.2.5.3 cDNA链的合成 | 第18页 |
2.2.5.4 PCR扩增 | 第18-19页 |
2.2.5.5 PCR产物的回收和纯化 | 第19页 |
2.2.5.6 各基因的序列测定、拼接和遗传演化分析 | 第19页 |
2.2.6 H7N9亚型流感病毒对鸡的致病性试验 | 第19-21页 |
2.2.6.1 毒株选择 | 第19-20页 |
2.2.6.2 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的测定 | 第20页 |
2.2.6.3 病毒对SPF鸡的致病性实验 | 第20-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64页 |
3.1 病毒的鉴定结果 | 第21页 |
3.2 分离毒株的分布特点 | 第21-22页 |
3.3 H7N9亚型流感病毒基因序列测定及遗传演化分析 | 第22-24页 |
3.3.1 HA基因序列及遗传演化分析 | 第22页 |
3.3.2 NA基因序列及遗传演化分析 | 第22-23页 |
3.3.3 内部基因的遗传演化分析 | 第23页 |
3.3.4 主要氨基酸位点突变分析 | 第23-24页 |
3.4 H7N9亚型流感病毒对鸡的致病性试验 | 第24-64页 |
3.4.1 4 株病毒EID_(50)的测定结果 | 第24页 |
3.4.2 感染SPF鸡临床表现 | 第24页 |
3.4.3 感染后SPF鸡肛咽和体内脏器的排毒情况 | 第24页 |
3.4.4 病理组织学变化 | 第24-25页 |
3.4.5 攻毒后第 14d的血清抗体 | 第25-64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64-68页 |
4.1 讨论 | 第64-67页 |
4.1.1 H7N9亚型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 第64-65页 |
4.1.2 H7N9亚型流感病毒全基因序列测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 第65-66页 |
4.1.3 H7N9亚型流感病毒对鸡的致病性 | 第66-67页 |
4.2 结论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 第72-79页 |
附录B 第三波疫情中14株H7N9亚型流感病毒部分基因的推导氨基酸序列 | 第79-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