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研究--以长安大学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8页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8-12页
        1.选题的背景第8-10页
        2.研究的意义第10-12页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第12-16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6-18页
        1.研究思路第16-17页
        2.研究方法第17-18页
一、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8-21页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8-19页
        1.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第18页
        2.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第18页
        3.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第18-19页
        4.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第19页
    (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第19-21页
        1.高校资助体系的理论依据第19-20页
        2.高校资助体系的实践依据第20-21页
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演进与现状第21-33页
    (一)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历史演变第21-23页
    (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现状第23-33页
        1.国家政策方面的资助第25-26页
        2.高校自身方面的资助第26-28页
        3.社会其他方面的资助第28-33页
三、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3-39页
    (一)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3-37页
        1.资助对象认定程序不健全第33-34页
        2.资助体系缺乏法制保障第34-35页
        3.助学贷款制度不健全第35页
        4.勤工助学助困效果不明显第35-36页
        5.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缺失第36-37页
    (二)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产生的原因分析第37-39页
        1.社会资助力度缺乏第37页
        2.高校资助工作专业性不强第37-38页
        3.经济困难学生功利性倾向明显,感恩意识缺乏第38-39页
四、国外高等学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借鉴第39-43页
    (一)国外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概述第39-41页
        1.美国高校的资助体系第39-40页
        2.英国高校的资助体系第40页
        3.日本高校的资助体系第40-41页
    (二)国外高校资助体系的经验及启示第41-43页
        1.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制定资助政策第41页
        2.充分考虑慈善因素,实行混合资助方式第41-42页
        3.完善助学贷款的法律保障第42-43页
五、完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对策第43-50页
    (一)完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机制第43-44页
        1.健全资助对象的认定程序第43-44页
        2.强化助学贷款主导作用,提升个人信用评价第44页
    (二)强化资助政策的制度保障第44-45页
    (三)拓宽高校资助渠道,实现多元主体资助模式第45-46页
    (四)丰富勤工助学内容,增强助困育人功能第46-47页
    (五)注重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助困第47-50页
        1.强化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发挥经济困难学生主体作用第48页
        2.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引导和调适第48-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调查问卷第54-5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精准资助的制度育人研究
下一篇: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