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信息工程学院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基本框架 | 第13-15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2 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市场营销 4C与 4Ps理论 | 第17-19页 |
2.1.1 罗伯特·劳朋特 4C营销理论 | 第17-18页 |
2.1.2 杰罗姆·麦卡锡 4Ps营销理论 | 第18-19页 |
2.2 学院营销概念的界定 | 第19-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营销现状分析 | 第21-29页 |
3.1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的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3.2 泉州信息职业工程学院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24页 |
3.2.1 硬件设施未能支撑办学规模 | 第22页 |
3.2.2 专业建设有待提高 | 第22页 |
3.2.3 师资队伍仍显薄弱 | 第22-23页 |
3.2.4 开展营销的力度远远不够 | 第23页 |
3.2.5 社会服务功能弱 | 第23-24页 |
3.3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的SWOT分析 | 第24-28页 |
3.3.1 优势分析 | 第24-25页 |
3.3.2 劣势分析 | 第25-26页 |
3.3.3 机会分析 | 第26-27页 |
3.3.4 威胁分析 | 第27-2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的营销战略 | 第29-33页 |
4.1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的市场细分 | 第29-30页 |
4.2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的目标市场选择 | 第30页 |
4.3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的市场定位 | 第30-3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5章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的营销策略及实施 | 第33-45页 |
5.1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的品牌营销策略 | 第33-35页 |
5.1.1 培植品牌优势和特色 | 第33-34页 |
5.1.2 教学名师建设 | 第34-35页 |
5.2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的 4C营销策略 | 第35-37页 |
5.2.1 因需施教,各取所需 | 第35页 |
5.2.2 成本最低,质量最高 | 第35-36页 |
5.2.3 方便企业,服务企业 | 第36页 |
5.2.4 多方沟通,共同获利 | 第36-37页 |
5.3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的 4Ps营销策略 | 第37-41页 |
5.3.1 产品策略 | 第37-38页 |
5.3.2 价格策略 | 第38页 |
5.3.3 分销渠道策略 | 第38-39页 |
5.3.4 促销策略 | 第39-41页 |
5.4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的营销策略实施 | 第41-43页 |
5.4.1 强化营销观念 | 第41页 |
5.4.2 实施整合营销 | 第41页 |
5.4.3 实施人性化管理 | 第41-42页 |
5.4.4 健全激励机制 | 第42页 |
5.4.5 进行定期的营销诊断 | 第42-4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5-47页 |
6.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45页 |
6.2 研究前景与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