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供销管理论文

寿险营销中误导的治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导论第8-14页
    1.1 选题背景第8-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1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1.2.3 评述第11页
    1.3 选题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第11-12页
        1.3.1 理论意义第11页
        1.3.2 实践价值第11-12页
    1.4 选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结构框架、创新之处第12-13页
        1.4.1 基本内容第12页
        1.4.2 结构框架第12-13页
        1.4.3 创新之处第13页
    1.5 研究方法、手段第13页
    1.6 选题研究的重点、难点第13-14页
2.寿险营销中误导的界定第14-22页
    2.1 寿险营销中误导行为的表现形式第14-17页
        2.1.1 夸大宣传第14-15页
        2.1.2 片面介绍第15页
        2.1.3 隐蔽销售第15-16页
        2.1.4 同业诋毁第16页
        2.1.5 不当销售第16-17页
    2.2 寿险营销中误导的法律性质与特征第17-20页
        2.2.1 寿险营销中误导的法律性质第17-18页
        2.2.2 寿险营销中误导的法律特征第18页
        2.2.3 寿险营销中误导与保险欺诈第18-20页
    2.3 寿险营销中误导的负面影响第20-22页
        2.3.1 寿险营销中误导对保险消费者的影响第20页
        2.3.2 寿险营销中误导对于保险公司的影响第20-21页
        2.3.3 寿险营销中误导对保险行业的影响第21-22页
3.寿险营销中误导的成因分析第22-28页
    3.1 宏观层面:现行立法及体制的不足第22-23页
        3.1.1 现行立法对于保险营销制度规定的不足第22页
        3.1.2 社会文化层面的原因第22页
        3.1.3 来自当前寿险营销的销售模式的原因第22-23页
    3.2 中观层面:寿险公司营销管理制度的疏漏第23-26页
        3.2.1 寿险公司薪酬激励机制诱发误导第23-24页
        3.2.2 来自寿险营销员准入机制的原因第24-25页
        3.2.3 寿险公司日常培训模式的原因第25-26页
    3.3 微观层面:寿险营销人员的个体原因第26-28页
        3.3.1 寿险营销人员的个人专业素养第26-27页
        3.3.2 寿险营销人员的个人职业道德第27-28页
4.治理寿险营销中误导的域外经验第28-31页
    4.1 香港治理寿险营销中误导的经验第28-29页
        4.1.1 香港寿险营销监管的基本制度第28页
        4.1.2 香港治理寿险营销中误导的借鉴意义第28-29页
    4.2 美国治理寿险营销中误导的经验第29-30页
        4.2.1 美国治理寿险中误导的基本制度第29页
        4.2.2 美国治理寿险营销中误导行为的借鉴意义第29-30页
    4.3 域外治理寿险营销中误导的比较与借鉴第30-31页
        4.3.1 域外治理寿险营销中误导的比较第30页
        4.3.2 域外治理寿险营销中误导的借鉴第30-31页
5.治理我国寿险营销中误导现象的对策第31-38页
    5.1 宏观对策:完善我国寿险营销的制度与监管第31-33页
        5.1.1 完善寿险营销的法律规制第31-32页
        5.1.2 健全专业化寿险营销模式第32-33页
    5.2 中观对策:完善寿险公司内部管理第33-36页
        5.2.1 规范寿险营销人员的准入制度第33页
        5.2.2 健全寿险营销人员的培训机制第33-34页
        5.2.3 丰富寿险营销人员的考核指标第34-35页
        5.2.4 规范寿险营销人员佣金激励机制第35-36页
    5.3 微观对策:提升寿险营销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第36-38页
        5.3.1 提升寿险营销人员专业化管理第36页
        5.3.2 建立寿险营销员责任制度第36-38页
6.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通货膨胀预期陷阱的实证分析--基于马尔可夫机制转换模型
下一篇:寿险公司险种结构调整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