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黄金合约的价格发现和波动溢出效应--基于5分钟高频数据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方法、思路及结构安排 | 第10-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3.3 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2 相关基础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3-30页 |
2.1 黄金、黄金市场及迷你黄金延期合约 | 第13-20页 |
2.1.1 黄金的属性 | 第13-15页 |
2.1.2 黄金市场概述 | 第15-17页 |
2.1.3 迷你黄金延期合约概述 | 第17-20页 |
2.2 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 第20-24页 |
2.2.1 价格发现的定义 | 第20页 |
2.2.2 价格发现的形成条件 | 第20-21页 |
2.2.3 价格发现的传递机制 | 第21-22页 |
2.2.4 影响价格发现功能的因素 | 第22-24页 |
2.3 有关文献综述 | 第24-30页 |
2.3.1 基于市场价格引导关系研究的综述 | 第24-25页 |
2.3.2 基于新信息融入比率的研究综述 | 第25-26页 |
2.3.3 基于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研究综述 | 第26-27页 |
2.3.4 黄金市场相关研究综述 | 第27-28页 |
2.3.5 迷你期货相关研究综述 | 第28-30页 |
3 价格发现的模型建立 | 第30-38页 |
3.1 新息反映速度的模型 | 第30-34页 |
3.1.1 ADF单位根检验 | 第30页 |
3.1.2 Johansen协整检验 | 第30-32页 |
3.1.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第32-33页 |
3.1.4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 | 第33页 |
3.1.5 脉冲响应函数 | 第33-34页 |
3.2 新息融入比率的模型 | 第34-36页 |
3.2.1 IS模型 | 第34-35页 |
3.2.2 MIS模型 | 第35页 |
3.2.3 PT模型 | 第35-36页 |
3.3 波动溢出的度量模型 | 第36-38页 |
3.3.1 静态的BEKK-MGARCH模型 | 第36-37页 |
3.3.2 时变动态的DCC-MGARCH模型 | 第37-38页 |
4 基于高频数据的实证研究 | 第38-46页 |
4.1 基本统计描述 | 第38-39页 |
4.2 新息反映速度的模型 | 第39-42页 |
4.3 新息融入比率的模型 | 第42页 |
4.4 波动溢出的度量模型 | 第42-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 | 第52页 |
A.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