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发酵工艺论文

腺苷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2页
    1.1 腺苷简介第12-13页
        1.1.1 腺苷理化性质第12页
        1.1.2 腺苷生理机能第12-13页
        1.1.3 腺苷应用第13页
    1.2 腺苷生产方法第13-18页
        1.2.1 腺苷工业化生产方法及特点第13-14页
        1.2.2 枯草芽孢杆菌产核苷生物合成途径第14-16页
        1.2.3 嘌呤核苷生物合成的代谢调节机制及腺苷育种思路第16-18页
    1.3 腺苷生产菌种选育的国内外发展状况第18-19页
    1.4 菌种诱变方法第19-20页
    1.5 腺苷发酵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0-21页
    1.6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2-28页
    2.1 实验材料第22-24页
        2.1.1 菌种第22页
        2.1.2 培养基第22页
        2.1.3 主要仪器第22-23页
        2.1.4 主要溶液第23-24页
        2.1.5 主要试剂第24页
    2.2 实验方法第24-28页
        2.2.1 营养缺陷型鉴定方法第24-25页
        2.2.2 菌悬液的制备第25页
        2.2.3 N~+离子束注入诱变处理及致死率测定第25页
        2.2.4 硫酸二乙酯诱变处理及致死率测定第25页
        2.2.5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液中腺苷含量第25-27页
        2.2.6 活菌计数法测定回复突变率第27页
        2.2.7 分光光度法测定B. subtilis细胞悬液浓度第27页
        2.2.8 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色回复突变菌株细胞悬液OD值第27页
        2.2.9 菌株修复缺陷检测方法第27-28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8-50页
    3.1 出发菌株的纯化及遗传性状的考察第28-30页
        3.1.1 出发菌株的纯化第28-29页
        3.1.2 出发菌株B. subtilis DI3-243的遗传性状分析第29-30页
    3.2 B. subtilis DI3-243菌株发酵条件优化第30-32页
        3.2.1 嘌呤碱基含量对腺苷产量的影响第30页
        3.2.2 葡萄糖浓度对腺苷产量的影响第30-31页
        3.2.3 有机氮源对腺苷产量的影响第31-32页
    3.3 离子束注入和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育种第32-35页
        3.3.1 诱变剂处理剂量选择第32-34页
        3.3.2 诱变处理后突变株的筛选第34-35页
    3.4 腺苷高产菌株退化现象原因分析第35-38页
        3.4.1 DI4-24菌株退化现象的发现第35-36页
        3.4.2 自然变异菌株的分离及遗传分析第36-37页
        3.4.3 变异菌株DI4-24R、DI4-24W生物学性状和产苷能力第37页
        3.4.4 DI4-24菌株自发突变率测定第37-38页
        3.4.5 DI4-24、DI4-24R和DI4-24W菌株的重组修复检测第38页
    3.5 DI4-24菌株保藏过程影响其回复突变的因素第38-40页
        3.5.1 在菌保藏过程中DI4-24菌株回复突变发生的规律第39页
        3.5.2 保藏温度对DI4-24菌株回复突变发生的影响第39-40页
        3.5.3 传代次数对DI4-24菌株回复突变发生的影响第40页
    3.6 培养过程理化因素对DI4-24菌株回复突变的影响第40-44页
        3.6.1 培养时间对DI4-24菌株回复突变的变化规律第40-41页
        3.6.2 培养温度对DI4-24菌株回复突变的影响第41-42页
        3.6.3 种子培养液不同pH值对DI4-24菌株回复突变的影响第42页
        3.6.4 添加不同化合物对DI4-24菌株回复突变的影响第42-43页
        3.6.5 优化种子培养条件对发酵产苷的影响第43-44页
    3.7 诱变处理选育高稳定性菌株第44-50页
        3.7.1 离子束注入诱变处理第44-45页
        3.7.2 对诱变处理材料的初筛第45-46页
        3.7.3 复筛第46-47页
        3.7.4 DI4-24R-37菌株 500L发酵罐发酵产腺苷试验第47-50页
第四章 结论第50-52页
    4.1 N~+离子束注入-DES复合诱变获得高产菌株DI4-24第50页
    4.2 对DI3-243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第50页
    4.3 DI4-24菌株不稳定性原因—自发突变第50页
    4.4 菌种保藏条件对菌种退化有较大的影响第50页
    4.5 优化菌种培养条件可以显著降低回复突变的发生第50-51页
    4.6 高稳定性产苷菌株DI4-24R-37的选育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致谢第58-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下一篇:白鲢p38 MAPK,c-fos,c-jun基因克隆及其微囊藻毒素暴露后的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