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防治大肠癌研究现状综述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前言 | 第8-9页 |
1 中医对大肠癌发病与转移的病因病机认识 | 第9-12页 |
1.1 发病的病因病机 | 第9-10页 |
1.1.1 古代医家的认识 | 第9页 |
1.1.2 现代医家的认识 | 第9-10页 |
1.2 肿瘤转移的病因病机 | 第10-12页 |
1.2.1 正气亏虚 | 第10-11页 |
1.2.2 痰浊 | 第11页 |
1.2.3 瘀血 | 第11页 |
1.2.4 毒邪 | 第11-12页 |
2 中医对大肠癌的辩证分型 | 第12页 |
3 中药抗大肠癌机制研究 | 第12-15页 |
3.1 扶正固本类 | 第12-13页 |
3.2 利湿化痰类 | 第13页 |
3.3 活血祛瘀类 | 第13-14页 |
3.4 清热解毒类 | 第14-15页 |
4 中药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研究 | 第15-17页 |
4.1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第15页 |
4.2 延长患者生存期 | 第15-16页 |
4.3 对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 第16页 |
4.4 改善大肠癌术后患者的顽固性腹泻 | 第16页 |
4.5 减轻大肠癌术后化疗后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症 | 第16-17页 |
5 中医其他疗法 | 第17-19页 |
5.1 中药灌肠 | 第17页 |
5.2 针灸疗法 | 第17-18页 |
5.3 中药外敷治疗 | 第18页 |
5.4 中药药浴治疗 | 第18-19页 |
结论 | 第19-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5页 |
致谢 | 第25-2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