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立体视觉显著性的立体图像质量评价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主观评价方法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第14-16页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4页
        1.3.2 本文章节安排第14-16页
第二章 人眼视觉系统与立体成像理论第16-26页
    2.1 人眼视觉系统基础理论第16-19页
        2.1.1 人眼生理结构第16-18页
        2.1.2 人眼的视觉认知第18-19页
    2.2 人眼视觉特性简介第19-22页
        2.2.1 多通道分解第20页
        2.2.2 亮度非线性特性第20页
        2.2.3 对比度敏感度特性第20-21页
        2.2.4 掩盖效应第21-22页
    2.3 生理立体视觉概述第22-24页
        2.3.1 生理立体视觉形成原理第22页
        2.3.2 生理立体视觉影响因素第22-24页
    2.4 心理立体视觉第24-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视觉显著性概述第26-35页
    3.1 视觉显著性研究背景第26-28页
        3.1.1 视觉显著性的生物学研究背景第26-27页
        3.1.2 视觉显著性的生理学机理第27-28页
    3.2 视觉显著性特征理论第28-30页
        3.2.1 颜色特征第28-29页
        3.2.2 亮度特征第29页
        3.2.3 方向特征第29页
        3.2.4 纹理特征第29-30页
    3.3 平面显著性模型简介第30-32页
    3.4 立体显著性模型第32-33页
    3.5 视觉显著性应用第33-34页
    3.6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基于图谱的立体图像质量评价第35-43页
    4.1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立体图像质量评价第35-38页
        4.1.1 GBVS模型第35-36页
        4.1.2 结构相似度算法第36-37页
        4.1.3 客观评价指标第37-38页
    4.2 实验结果分析第38-41页
    4.3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五章 基于立体视觉显著性的立体图像质量评价第43-55页
    5.1 立体视觉显著检测模型第43-48页
        5.1.1 初始立体视觉显著图第44-46页
        5.1.2 初始立体显著图的优化第46-48页
    5.2 立体图像质量图第48-52页
        5.2.1 平面图像质量图第48-51页
        5.2.2 绝对差值质量图第51-52页
    5.3 立体图像质量评价分数第52页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2-53页
    5.5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下一篇:第三方支付平台洗钱行为的法律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