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6-11页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6-7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7-10页 |
三、本文研究结构与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宋代理雪制度形成的背景 | 第11-22页 |
第一节 宋代理雪制度形成的政治背景 | 第11-15页 |
第二节 理雪制度形成的思想背景 | 第15-20页 |
一、宋代社会法律名士的忧国忧民思想 | 第15-18页 |
二、儒家慎刑思想的影响 | 第18-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宋代理雪制度机制 | 第22-39页 |
第一节 宋代司法机关概况 | 第22-27页 |
一、中央司法机构 | 第22-25页 |
二、地方司法机构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宋代理雪制度内容 | 第27-38页 |
一、直诉制度 | 第27-30页 |
二、提点刑狱司 | 第30-34页 |
三、杂议 | 第34-35页 |
四、清理留狱三方式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理雪运行程序 | 第39-46页 |
第一节 理雪的启动 | 第39-41页 |
一、直诉案件提起的主体 | 第39-40页 |
二、起诉状的内容要求 | 第40-41页 |
三、提点刑狱司关于案件的开启 | 第41页 |
第二节 对提请理雪案件的受理 | 第41-43页 |
第三节 对理雪案件的最终审理 | 第43-45页 |
一、驳回上诉 | 第43-44页 |
二、依法改判 | 第44页 |
三、所讼不实,严惩不贷 | 第44-45页 |
四、对审判清明官员的奖励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宋代理雪制度评析 | 第46-50页 |
第一节 “法官”、“司法”、“法理”的含义 | 第46-48页 |
一、“法官” | 第46-47页 |
二、“司法” | 第47页 |
三、“法理”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法官”、“司法”、“法理”背后的宋代司法传统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