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河流水质净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2章 滏阳河现状与污染源分析 | 第17-25页 |
2.1 滏阳河现状 | 第17-19页 |
2.1.1 滏阳河自然概况 | 第17-19页 |
2.1.2 滏阳河经济状况 | 第19页 |
2.2 滏阳河污染源分析 | 第19-20页 |
2.2.1 工业 | 第19-20页 |
2.2.2 生活污水 | 第20页 |
2.2.3 农业 | 第20页 |
2.2.4 煤炭业 | 第20页 |
2.3 滏阳河水质现状调查 | 第20-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河流水质净化技术 | 第25-31页 |
3.1 化学水质净化技术 | 第25页 |
3.2 物理水质净化技术 | 第25-26页 |
3.3 生物水质净化技术 | 第26-27页 |
3.4 生态水质净化技术 | 第27-2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4章 滏阳河水质净化技术 | 第31-61页 |
4.1 生物膜对河流水质净化 | 第31-38页 |
4.1.1 载体 | 第31-32页 |
4.1.2 生物膜净化机理 | 第32-33页 |
4.1.2.1 有机物净化机理 | 第32页 |
4.1.2.2 N净化机理 | 第32-33页 |
4.1.2.3 P净化机理 | 第33页 |
4.1.3 微生物培养与驯化 | 第33-34页 |
4.1.4 生物膜反应器与工作原理 | 第34-35页 |
4.1.5 生物膜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对比分析 | 第35-38页 |
4.1.5.1 TP去除效果分析 | 第35-36页 |
4.1.5.2 TN去除效果分析 | 第36-37页 |
4.1.5.3 COD去除效果分析 | 第37-38页 |
4.2 水生植物群落对河流水质净化 | 第38-48页 |
4.2.1 一般河流常见水生植物 | 第38-40页 |
4.2.2 河流氮、磷的时间分布 | 第40-41页 |
4.2.2.1 河流氮的时间分布 | 第40页 |
4.2.2.2 河流磷的时间分布 | 第40-41页 |
4.2.3 氮磷在沿程植物群落水体中的变化 | 第41-47页 |
4.2.3.1 氮的沿程变化 | 第41-45页 |
4.2.3.2 磷的沿程变化 | 第45-47页 |
4.2.4 氮磷在沿程植物群落体内累积特征 | 第47-48页 |
4.2.4.1 氮的积累特征 | 第47页 |
4.2.4.2 磷的积累特征 | 第47-48页 |
4.3 生态浮岛对河流水质净化 | 第48-59页 |
4.3.1 生态浮岛植物选择 | 第49-52页 |
4.3.2 生态浮岛载体选择 | 第52-54页 |
4.3.3 生态浮岛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对比分析 | 第54-59页 |
4.3.3.1 不同污染程度下生态浮岛去除效果分析 | 第54-56页 |
4.3.3.2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生态浮岛去除效果分析 | 第56-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