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1页
        1.1.1 我国桥梁发展现状及前景第9-10页
        1.1.2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5页
        1.2.1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2 桥梁工程信息管理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2章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的理论基础第17-31页
    2.1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概念第17-22页
        2.1.1 公路桥梁工程的特点第17-18页
        2.1.2 公路桥梁管理存在问题分析第18-21页
        2.1.3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定义第21-22页
    2.2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概述第22-26页
        2.2.1 建设工程信息特点第22-23页
        2.2.2 公路桥梁信息分类第23页
        2.2.3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第23-26页
    2.3 基础理论和方法第26-31页
        2.3.1 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第26-27页
        2.3.2 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第27-28页
        2.3.3 建筑信息模型(BIM)第28-30页
        2.3.4 建设工程生命周期信息管理(BLM)第30-31页
第3章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需求分析第31-43页
    3.1 信息需求分析维度第31页
    3.2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项目主体信息需求分析第31-34页
        3.2.1 运营方信息需求第31-32页
        3.2.2 业主方信息需求第32-33页
        3.2.3 设计方信息需求第33-34页
        3.2.4 施工方信息需求第34页
    3.3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项目过程信息需求分析第34-43页
        3.3.1 公路桥梁建设管理信息需求第34-37页
        3.3.2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信息需求第37-40页
        3.3.3 公路桥梁健康监测信息需求分析第40-41页
        3.3.4 公路桥梁维修加固信息需求分析第41-43页
第4章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框架构建第43-58页
    4.1 公路桥梁系统结构分解及编码体系建立第43-48页
        4.1.1 公路桥梁系统结构分解第43-45页
        4.1.2 公路桥梁信息编码体系第45-48页
    4.2 基于BIM的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第48-56页
        4.2.1 BIM信息管理的优势第48-49页
        4.2.2 基于BIM的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内容第49-52页
        4.2.3 基于BIM的建养一体化参与主体信息管理第52-56页
    4.3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框架设计第56-58页
第5章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过程分析第58-72页
    5.1 基于BLM理念的建设工程信息管理第58-59页
    5.2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的实施第59-65页
        5.2.1 建设阶段信息管理过程第59-62页
        5.2.2 养护阶段信息管理过程第62-64页
        5.2.3 信息再利用第64-65页
    5.3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流程第65-72页
        5.3.1 建养一体化项目管理流程分析第65-70页
        5.3.2 建养一体化信息流分析第70-72页
第6章 案例分析:马鞍山长江大桥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第72-84页
    6.1 项目背景第72-73页
        6.1.1 工程概况第72-73页
        6.1.2 建养一体化的必要性第73页
    6.2 马鞍山长江大桥信息管理的实施第73-78页
        6.2.1 马鞍山长江大桥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第73-77页
        6.2.2 信息管理过程分析第77-78页
    6.3 基于BIM的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框架设计第78-84页
        6.3.1 建养一体化养护管理系统框架构建第78-82页
        6.3.2 健康监测与养护管理系统的结合第82-84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84-86页
    7.1 结论第84页
    7.2 创新之处第84-85页
    7.3 展望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2页
作者简介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he Competitiveness Stufy for the Chinese Contractors to Exploit the Market of the High-Speed Rail in America
下一篇:胆固醇-半乳糖苷的放大工艺及其制剂的稳定性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