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半乳糖苷的放大工艺及其制剂的稳定性考察
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3-17页 |
1.1 糖酯的酶促合成现状研究 | 第13-14页 |
1.1.1 糖酯的化学合成 | 第13页 |
1.1.2 糖酯的生物合成 | 第13-14页 |
1.2 放大工艺研究 | 第14-15页 |
1.2.1 概述 | 第14页 |
1.2.2 合成放大工艺研究 | 第14-15页 |
1.3 紫杉醇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1 概述 | 第15页 |
1.3.2 紫杉醇的毒性 | 第15-16页 |
1.4 脂质体 | 第16-17页 |
1.4.1 概述 | 第16页 |
1.4.2 脂质体的稳定性研究 | 第16-17页 |
第二部分 胆固醇-半乳糖苷的放大合成研究 | 第17-31页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17-18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17-18页 |
2.1.2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18-30页 |
2.2.1 HPLC色谱条件 | 第18-20页 |
2.2.2 胆固醇-半乳糖苷的5倍放大 | 第20-23页 |
2.2.3 胆固醇-半乳糖苷的50倍放大 | 第23-30页 |
2.3 结论 | 第30-31页 |
第三部分 紫杉醇配体脂质体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 第31-37页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31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3.1.2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3.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31-36页 |
3.2.1 色谱条件 | 第31页 |
3.2.2 GAL-PTX-LP的制备 | 第31-32页 |
3.2.3 溶液的配制 | 第32页 |
3.2.4 专属性考察 | 第32-33页 |
3.2.5 线性范围 | 第33-34页 |
3.2.6 系统精密度 | 第34页 |
3.2.7 回收率 | 第34-35页 |
3.2.8 精密度 | 第35-36页 |
3.2.9 含量测定 | 第36页 |
3.3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部分 紫杉醇配体脂质体的稳定性研究 | 第37-42页 |
4.1 仪器与试剂 | 第37页 |
4.1.1 实验仪器 | 第37页 |
4.1.2 试剂 | 第37页 |
4.2 试验方法与结果 | 第37-41页 |
4.2.1 包封率测定 | 第37-38页 |
4.2.2 影响因素试验 | 第38-39页 |
4.2.3 加速稳定性试验 | 第39-40页 |
4.2.4 配伍稳定性 | 第40-41页 |
4.3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部分 紫杉醇配体脂质体急性毒理试验研究 | 第42-46页 |
5.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42页 |
5.2 方法与结果 | 第42-45页 |
5.2.1 预试验[66]-[67] | 第42-43页 |
5.2.2 正式试验 | 第43-45页 |
5.3 结论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8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