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6页 |
1.1 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 第10-13页 |
1.1.1 双电层电容器工作原理 | 第10-12页 |
1.1.2 赝电容器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1.2 碳材料 | 第13-19页 |
1.2.1 石墨 | 第13-14页 |
1.2.2 石墨烯 | 第14-15页 |
1.2.3 碳纳米管 | 第15-17页 |
1.2.4 模板碳 | 第17-18页 |
1.2.5 生物质碳材料 | 第18-19页 |
1.3 影响碳材料电容性能的主要因素 | 第19-22页 |
1.3.1 比表面积 | 第19-20页 |
1.3.2 孔径分布 | 第20-21页 |
1.3.3 表面官能团 | 第21页 |
1.3.4 导电性 | 第21-22页 |
1.3.5 电解质溶液 | 第22页 |
1.4 生物质碳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1.5 本论文选题背景和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2 NaH_2PO_4活化纤维素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 第26-36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29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2.2.3 实验过程 | 第27-28页 |
2.2.4 样品表征方法 | 第28-2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4页 |
2.3.1 SEM表征 | 第29-30页 |
2.3.2 XRD勻FTIR表征 | 第30-31页 |
2.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1-32页 |
2.3.4 XPS与Raman表征 | 第32-33页 |
2.3.5 孔径结构分析及FE-TEM表征 | 第33-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3 ZnCl_2活化纤维素碳材料的制备和电容性能研究 | 第36-44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6-38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6-37页 |
3.2.3 实验过程 | 第37-38页 |
3.2.3.4 样品表征方法 | 第3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8-43页 |
3.3.1 SEM表征 | 第38-39页 |
3.3.3 XRD与FTIR表征 | 第39-40页 |
3.3.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0页 |
3.3.5 XPS与Raman表征 | 第40-42页 |
3.3.6 孔径结构分析及FE-TEM表征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NaH_2PO_4-ZnCl_2活化纤维素碳材料的制备和电容性能研究 | 第44-56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4-47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44-45页 |
4.2.3 实验过程 | 第45-46页 |
4.2.4 样品表征方法 | 第46-4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4页 |
4.3.1 SEM表征 | 第47页 |
4.3.2 XRD与FTIR表征 | 第47-48页 |
4.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8-49页 |
4.3.4 XPS与Raman表征 | 第49-50页 |
4.3.5 孔径结构分析 | 第50-51页 |
4.3.6 FE-TEM表征 | 第51-52页 |
4.3.7 器件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2-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5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学术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