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 前言 | 第13-14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14-20页 |
| 1. 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 1.1 AD组 | 第14页 |
| 1.2 MCI组 | 第14-15页 |
| 1.3 对照组 | 第15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5-19页 |
| 2.1 MRI检查 | 第15-16页 |
| 2.2 影像学评价 | 第16-19页 |
| 3. 统计学方法 | 第19-20页 |
| 结果 | 第20-29页 |
| (一) 三组间脑部小血管病变的MRI评价 | 第20-26页 |
| 1. AD、MCI组及对照组三组临床资料的比较 | 第20页 |
| 2. AD、MCI组及对照组三组影像学资料的比较 | 第20-23页 |
| 2.1 三组间基底节及半卵圆中心区EPVS评分的差异 | 第21-22页 |
| 2.2 三组脑微出血数量的比较 | 第22页 |
| 2.3 三组间脑室旁、皮层下白质病变程度的差别 | 第22-23页 |
| 2.4 三组间腔隙性脑梗死数目的差别 | 第23页 |
| 3. AD组和MCI组EPVS评分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23-26页 |
| (二) 三组基底节及半卵圆中心区域的脑血流灌注情况 | 第26-28页 |
| 1. 三组基底节及半卵圆中心区域CBF值的侧别差异 | 第26-27页 |
| 2. 三组基底节及半卵圆中心区域CBF值的组间差异 | 第27页 |
| 3. 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区CBF值与EPV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第27-28页 |
| (三) 认知评分同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28-29页 |
| 讨论 | 第29-35页 |
| 结论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 综述 | 第40-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 附录 | 第50-5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