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碳碳双键的胺化及硼化反应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57页
    1.1 碳碳双键的氧化胺化反应第12-21页
        1.1.1 C–N键形成的重要性和形成方法概述第12-13页
        1.1.2 过渡金属催化C=C双键的氧化胺化反应第13-17页
        1.1.3 无金属催化的烯烃的氧化胺化反应第17-18页
        1.1.4 自由基类型的烯烃的氧化胺化反应第18-21页
    1.2 碳碳双键的硼化反应第21-48页
        1.2.1 氢硼化反应第23-28页
        1.2.2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氢硼化反应第28-30页
        1.2.3 双硼化反应第30-34页
        1.2.4 碳硼化反应第34-42页
        1.2.5 胺硼化反应第42-45页
        1.2.6 其他的硼化官能化第45-48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48-57页
第二章 论文选题第57-59页
第三章 联烯高区域选择性的自由基胺化反应研究第59-100页
    3.1 联烯的反应简介第59-69页
        3.1.1 联烯的特点及其反应类型第59-62页
        3.1.2 联烯的直接C–H官能化反应第62-64页
        3.1.3 联烯的胺化反应第64-69页
    3.2 Cu催化联烯分子间高区域选择性的氧化胺化反应:合成多取代联烯胺衍生物第69-80页
        3.2.1 实验设计与条件优化第69-73页
        3.2.2 底物的适用范围第73-75页
        3.2.3 反应机理研究与讨论第75-76页
        3.2.4 实验操作步骤第76页
        3.2.5 小结第76页
        3.2.6 部分化合物结构表征第76-80页
    3.3 Ag催化联烯分子间高区域选择性的自由基胺氟化反应第80-94页
        3.3.1 联烯的胺氟化反应第80-82页
        3.3.2 实验设计与条件优化第82-84页
        3.3.3 底物的适用范围研究第84-86页
        3.3.4 反应机理研究及讨论第86-88页
        3.3.5 实验操作步骤第88页
        3.3.6 小结第88页
        3.3.7 部分化合物的结构表征第88-94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94-100页
第四章 铜催化烯烃高区域、对映及非对映选择性的硼碳化反应:合成手性含硼2,3-二取代吲哚衍生物第100-128页
    4.1 具有光学活性的吲哚衍生物的不对称合成简介第100-110页
        4.1.1 不对称氢化第101-104页
        4.1.2 动力学拆分第104-106页
        4.1.3 分子内胺化反应第106-108页
        4.1.4 Pd催化的不对称分子内偶联反应第108-110页
        4.1.5 其他方法第110页
    4.2 铜催化的烯烃分子内高区域、对映及非对映选择性的硼碳化反应第110-125页
        4.2.1 实验设计与条件优化第110-117页
        4.2.2 底物扩展第117-119页
        4.2.3 应用研究第119页
        4.2.4 反应机理与讨论第119-120页
        4.2.5 实验步骤及部分底物制备第120-121页
        4.2.6 本章总结第121页
        4.2.7 部分化合物的结构表征第121-125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25-128页
第五章 铜催化烯基硅烷分子间高区域、对映及非对映选择性的氢硼化反应:合成含连续的手性硅、手性碳中心的有机硅化合物第128-154页
    5.1 手性硅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简介第128-138页
        5.1.1 氢硅化反应第129-130页
        5.1.2 醇解反应第130-131页
        5.1.3 偶联反应(包括分子内脱氢偶联、分子间交叉偶联)第131-132页
        5.1.4 卡宾插入反应第132-133页
        5.1.5 Si–C键的活化第133-136页
        5.1.6 成键不涉及硅原子的其他反应第136-138页
    5.2 铜催化烯基硅烷的氢硼化反应:利用去对称化方法合成手性硅化合物第138-151页
        5.2.1 实验设计与条件优化第138-143页
        5.2.2 反应适用范围研究第143-146页
        5.2.3 反应机理研究与讨论第146页
        5.2.4 实验步骤及部分底物制备第146-147页
        5.2.5 本章总结第147页
        5.2.6 部分化合物结构表征第147-151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51-154页
论文实验图表总结及创新点第154-155页
    1.论文实验图表总结第154页
    2.论文创新点第154-155页
部分化合物谱图及数据第155-181页
致谢第181-182页
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第182页

论文共1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一种新型水田栽植机底盘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