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1.1 引言 | 第10-13页 |
| 1.2 国内智能变电站现状简介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数字化变电站的智能采样方案与IEC61850 | 第15-24页 |
| 2.1 智能采样方案简介 | 第15-16页 |
| 2.2 数字化继保的智能采样方案 | 第16-21页 |
| 2.2.1 传统的采样方案 | 第16-18页 |
| 2.2.2 关于采样插入器的设计 | 第18-21页 |
| 2.3 IEC61850标准 | 第21-24页 |
| 2.3.1 概述 | 第21页 |
| 2.3.2 IEC61850标准的影响 | 第21-24页 |
| 第三章 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与在临城县的应用 | 第24-59页 |
| 3.1 数字化继电保护组成 | 第24-28页 |
| 3.1.1 调度层 | 第24-25页 |
| 3.1.2 变电站层 | 第25-26页 |
| 3.1.3 光纤数字接口电子式互感器 | 第26-27页 |
| 3.1.4 数字化保护设备构成 | 第27-28页 |
| 3.2 光纤数字终端 | 第28-30页 |
| 3.3 光纤线路保护 | 第30-39页 |
| 3.3.1 线路保护功能及接口布局 | 第30-31页 |
| 3.3.2 速断保护 | 第31-32页 |
| 3.3.3 限时速断保护 | 第32-33页 |
| 3.3.4 过流保护 | 第33页 |
| 3.3.5 过负荷保护 | 第33-34页 |
| 3.3.6 三相一次重合闸 | 第34-36页 |
| 3.3.7 小电流接地选线及单相接地功能 | 第36-37页 |
| 3.3.8 PT断线及PT断线闭锁方向保护 | 第37页 |
| 3.3.9 测量功能 | 第37-38页 |
| 3.3.10 通讯功能 | 第38-39页 |
| 3.4 光纤电容器保护 | 第39-40页 |
| 3.4.1 光纤电容器保护装置功能 | 第39页 |
| 3.4.2 过电压保护功能 | 第39页 |
| 3.4.3 欠电压及有流闭锁欠电压保护功能 | 第39-40页 |
| 3.5 光纤备自投保护(适用于桥开关和母联) | 第40-48页 |
| 3.5.1 光纤备自投保护功能 | 第40页 |
| 3.5.2 备用电源自投功能及逻辑 | 第40-48页 |
| 3.6 光纤变压器主保护 | 第48-54页 |
| 3.6.1 变压器主保护功能及结构布局 | 第48-49页 |
| 3.6.2 差速断保护功能 | 第49-50页 |
| 3.6.3 比率差动保护功能 | 第50-51页 |
| 3.6.4 差动电流过大保护功能 | 第51-52页 |
| 3.6.5 CT断线及CT断线闭锁差动保护功能 | 第52页 |
| 3.6.6 相位补偿及电流平衡调整 | 第52-53页 |
| 3.6.7 过负荷闭锁调压保护功能 | 第53页 |
| 3.6.8 非电量保护功能 | 第53-54页 |
| 3.7 光纤PT综合采集 | 第54-58页 |
| 3.7.1 光纤PT综合采集装置功能及布局 | 第54-55页 |
| 3.7.2 就地自动并列功能 | 第55页 |
| 3.7.3 遥控并列功能 | 第55-56页 |
| 3.7.4 过压告警功能 | 第56页 |
| 3.7.5 欠压告警功能 | 第56-58页 |
| 3.8 光纤通讯工作站 | 第58页 |
| 3.9 其他保护 | 第58-59页 |
| 第四章 差动保护中关键技术 | 第59-66页 |
| 4.1 差动保护总体构成 | 第59-61页 |
| 4.2 信号采集 | 第61-63页 |
| 4.2.1 电信号采集 | 第61-62页 |
| 4.2.2 A/D转换回路设计 | 第62-63页 |
| 4.3 数字信号逻辑判断处理 | 第63-65页 |
| 4.4 输出执行 | 第65-66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附录 | 第71-84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