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地下铁路论文

广州某地铁站火灾人员安全疏散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立项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5页
        1.1.1 国内地铁建设发展情况第11页
        1.1.2 广州地铁建设发展情况第11-14页
        1.1.3 地铁火灾第14-15页
        1.1.4 研究意义第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1 火灾烟气流动扩散及通风控制第16页
        1.2.2 人员安全疏散第16-17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20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1.3.2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广州某地铁站火灾风险因素分析第20-30页
    2.1 广州某地铁站构成调查第20-25页
        2.1.1 基本情况第20页
        2.1.2 地铁站基本建设结构第20-25页
        2.1.3 通风排烟系统情况第25页
    2.2 火灾风险因素第25-28页
    2.3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三章 广州某地铁站火灾模拟第30-48页
    3.1 研究对象第30-31页
        3.1.1 某地铁站概况第30页
        3.1.2 人流特点第30页
        3.1.3 地铁站结构及可燃物第30-31页
    3.2 火灾模型构建及火灾场景设定第31-36页
        3.2.1 火灾模型的网格划分第31-32页
        3.2.2 火灾场景设定第32-34页
        3.2.3 危险判断标准第34-35页
        3.2.4 监测点位置第35-36页
    3.3 模拟结果及分析第36-47页
        3.3.1 温度场第36-41页
        3.3.2 烟气浓度第41-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地铁站火灾人员安全疏散研究第48-60页
    4.1 人员特性分析第49-50页
        4.1.1 心理因素第49页
        4.1.2 生理因素第49-50页
    4.2 建筑物特性分析第50页
    4.3 火灾环境特性分析第50-51页
    4.4 疏散过程现象研究第51-52页
        4.4.1 疏散人流成拱现象第51-52页
        4.4.2 疏散群集流类型第52页
        4.4.3 疏散过程拥挤踩踏现象第52页
    4.5 Pathfinder人员疏散疏散研究第52-58页
        4.5.1 建立疏散模型第52-54页
        4.5.2 数值模型及参数设置第54-55页
        4.5.3 模拟结果分析第55-57页
        4.5.4 某地铁站现场测查疏散情况第57-58页
        4.5.5 地铁火灾时人员疏散中的主要难题第58页
    4.6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五章 地铁站火灾预防及疏散对策研究第60-69页
    5.1 地铁站火灾预防措施第60-61页
        5.1.1 改善建筑结构第60页
        5.1.2 减小火灾总荷载量第60-61页
        5.1.3 加强安全技术措施及管理工作第61页
    5.2 地铁站人员疏散对策第61-62页
        5.2.1 完善应急救援机制第61-62页
        5.2.2 加强工作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培训第62页
        5.2.3 保障疏散通道畅通第62页
    5.3 提高消防队伍的地铁火灾事故处置能力第62-65页
        5.3.1 严格地铁消防设计防范第62-63页
        5.3.2 消防部门全程参与验收,开展专项训练第63页
        5.3.3 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第63-64页
        5.3.4 进一步推动“三位一体”应急联动机制第64页
        5.3.5 加强消防部队相应专业装备建设第64-65页
    5.4 地铁救援的通信、照明和人员防护第65-68页
        5.4.1 地铁站内的照明第65-66页
        5.4.2 地铁站内的通讯第66-67页
        5.4.3 个人防护第67-68页
    5.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6.1 结论第69-70页
    6.2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附件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材料的开发和硫杂卓、中氮茚衍生物的合成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影子业务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