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结构理论论文

大跨小净距隧道施工期中岩柱力学分析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CONTENTS第11-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4页
   ·引言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1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6-21页
   ·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本文主要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施工期中岩柱围岩稳定性二维数值研究第24-55页
   ·概述第24页
   ·MIDAS/GTS软件简介第24-26页
     ·接触单元的设置第25-26页
     ·收敛标准第26页
   ·动态分部施工工法数值模型第26-31页
     ·计算模型第26-27页
     ·施工模拟方法第27-28页
     ·计算力学参数的选取第28-29页
     ·施工工序模拟第29-31页
     ·模型网格划分第31页
   ·中岩柱围岩变形分析第31-42页
     ·围岩竖向位移分析第33-36页
     ·围岩地表沉降分析第36-37页
     ·围岩水平位移分析第37-42页
   ·中岩柱围岩应力分析第42-53页
     ·竖向应力分析第42-45页
     ·剪应力分析第45-48页
     ·最大主应力分析第48-51页
     ·最小主应力分析第51-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三章 大跨小净距隧道中岩柱现场监测分析第55-66页
   ·概述第55页
   ·工程概况第55页
   ·监控量测第55-56页
   ·监测结果分析第56-64页
     ·地表沉降分析第57-60页
     ·围岩内位移分析第60-63页
     ·拱顶下沉分析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四章 中岩柱加固优化方法对比研究第66-78页
   ·概述第66页
   ·计算模型第66-68页
     ·单元及边界条件的选取第66-67页
     ·计算力学参数的选取第67-68页
   ·中岩柱加固效果及优化分析第68-76页
     ·拱顶下沉对比分析第68-69页
     ·地表沉降对比分析第69-70页
     ·位移对比分析第70-71页
     ·应力状况对比分析第71-76页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五章 有限特征比理论的应用第78-92页
   ·概述第78页
   ·有限特征比的基本理论第78-79页
   ·岩土类结构体本构模型第79-80页
   ·FCRT模型及参数确定第80-85页
     ·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及讨论第80-81页
     ·简化分析关系式第81-82页
     ·参数a_2的确定方法第82-85页
   ·有限特征比本构模型计算结果第85-86页
   ·传统塑性理论计算结果第86-89页
     ·本构方程的推导第87-89页
     ·计算结果第89页
   ·结果对比分析第89-92页
结论与展望第92-95页
 结论第92-93页
 展望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0-102页
致谢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特重车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梁桥可靠性评估研究
下一篇:盾构土压平衡比控制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