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废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CONTENTS | 第11-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 ·课题来源 | 第14页 |
| ·课题的目的 | 第14页 |
| ·课题的意义 | 第14-15页 |
| ·选矿废水的特点及其危害 | 第15-16页 |
| ·选矿废水的特点 | 第15页 |
| ·选矿废水中污染物质的危害 | 第15-16页 |
| ·选矿废水处理工艺 | 第16-18页 |
| ·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 第18-23页 |
| ·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第19-20页 |
| ·PCR-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第20-21页 |
| ·T-RFLP(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 | 第21页 |
| ·FISH(荧光原位杂交) | 第21-22页 |
| ·Microarray(基因芯片) | 第22-23页 |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23-24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23页 |
| ·创新之处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34页 |
| ·试验装置与工艺流程 | 第24-25页 |
| ·厌氧-好氧反应器装置 | 第24-25页 |
| ·SBR反应器装置 | 第25页 |
| ·试验用水与接种污泥 | 第25-26页 |
| ·试验用水 | 第25-26页 |
| ·接种污泥 | 第26页 |
| ·填料的选择 | 第26页 |
| ·分析检测项目及测定方法 | 第26-34页 |
| ·COD浓度的测定 | 第26-29页 |
| ·苯胺黑药浓度的测定 | 第29-30页 |
| ·乙硫氮浓度的测定 | 第30-31页 |
| ·丁基黄药浓度的测定 | 第31-33页 |
| ·生物相观察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厌氧-好氧反应器的挂膜研究 | 第34-42页 |
| ·反应器的启动 | 第34页 |
| ·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第34-38页 |
| ·COD的去除效果 | 第34-36页 |
| ·三种药剂的降解效果 | 第36-38页 |
| ·生物相观察 | 第38-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SBR反应器的试验研究 | 第42-48页 |
| ·反应器的启动 | 第42页 |
| ·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第42-45页 |
| ·COD的去除效果 | 第42-44页 |
| ·三种药剂的降解效果 | 第44-45页 |
| ·生物相观察 | 第45-47页 |
| ·讨论 | 第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第48-65页 |
| ·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 第48-49页 |
| ·生物膜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 第48-49页 |
| ·活性污泥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 第49页 |
| ·稳定期反应器各处理效率指标的分析测定 | 第49-50页 |
| ·厌氧-好氧反应器处理效率 | 第49-50页 |
| ·SBR反应器处理效率 | 第50页 |
| ·总DNA的提取与纯化 | 第50-53页 |
| ·试剂配制 | 第50-51页 |
| ·总DNA的提取 | 第51-52页 |
| ·DNA的纯化 | 第52-53页 |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53-54页 |
| ·试剂配制 | 第53页 |
| ·实验步骤 | 第53-54页 |
| ·PCR技术 | 第54-58页 |
| ·PCR扩增体系 | 第54-56页 |
| ·PCR扩增程序 | 第56-58页 |
| ·DGGE分析 | 第58-61页 |
|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 第58-59页 |
| ·实验步骤 | 第59-6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3页 |
| ·细菌总DNA提取结果 | 第61-62页 |
| ·PCR扩增结果 | 第62-63页 |
| ·PCR产物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 | 第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结论与建议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