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奥氏体耐热钢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1.3 奥氏体耐热钢的微观组织演变模型研究 | 第13-18页 |
1.3.1 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 | 第14-15页 |
1.3.2 奥氏体耐热钢的亚动态再结晶和静态再结晶 | 第15-17页 |
1.3.3 奥氏体耐热钢的晶粒长大 | 第17-18页 |
1.4 大口径厚壁管挤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21-27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2 试验材料的制备过程 | 第21页 |
2.3 等温热压缩试验 | 第21-24页 |
2.4 晶粒长大试验 | 第24页 |
2.5 金相组织的制备和分析 | 第24-25页 |
2.6 电子背散射衍射试验(EBSD)及分析 | 第25-26页 |
2.7 大口径厚壁管热挤压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 第26-27页 |
第3章 亚动态再结晶动力学及晶粒尺寸模型 | 第27-46页 |
3.1 双道次流变应力曲线 | 第27-29页 |
3.2 亚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的测定 | 第29-30页 |
3.3 变形温度对亚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 | 第30-33页 |
3.3.1 变形温度对亚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的影响 | 第30-32页 |
3.3.2 变形温度对亚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的影响 | 第32-33页 |
3.4 应变速率对亚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 | 第33-35页 |
3.4.1 应变速率对亚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的影响 | 第33-35页 |
3.4.2 应变速率对亚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的影响 | 第35页 |
3.5 预应变对亚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 | 第35-36页 |
3.6 亚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 | 第36-40页 |
3.6.1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36-39页 |
3.6.2 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的比较 | 第39-40页 |
3.7 亚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 | 第40-44页 |
3.7.1 亚动态再结晶过程的晶粒特征 | 第40-42页 |
3.7.2 晶粒尺寸模型的建立 | 第42-44页 |
3.7.3 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的比较 | 第44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晶粒长大行为的研究 | 第46-56页 |
4.1 加热温度对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 | 第46-48页 |
4.2 保温时间对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 | 第48-50页 |
4.3 奥氏体晶粒长大的数学模型 | 第50-54页 |
4.3.1 晶粒长大模型的建立 | 第50-52页 |
4.3.2 晶粒长大模型的验证 | 第52-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大口径厚壁管挤加压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56-66页 |
5.1 DEFORM软件简介 | 第56-57页 |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7-59页 |
5.2.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57-58页 |
5.2.2 材料本构模型的定义 | 第58-59页 |
5.3 用户定义子程序的开发 | 第59-60页 |
5.4 模拟试验的参数设置 | 第60-61页 |
5.5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1-64页 |
5.5.1 金属的流动分析 | 第61-62页 |
5.5.2 管坯预热温度的影响 | 第62页 |
5.5.3 挤压速率的影响 | 第62-63页 |
5.5.4 模具预热温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5.6 管材晶粒尺寸的控制思路 | 第64-65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