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概述 | 第7-10页 |
第一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定义 | 第7-8页 |
第二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法沿革 | 第8-9页 |
第三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存废之争 | 第9-10页 |
第二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目的和结构 | 第10-17页 |
第一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法目的 | 第10-11页 |
第二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 | 第11-14页 |
一、主体/客体 | 第11-12页 |
二、主观方面:直接故意 | 第12页 |
三、客观方面:行为/对象/结果 | 第12-14页 |
第三节 构成要件方面的问题 | 第14-17页 |
一、主观上是否要求“非法占有为目的 | 第14页 |
二、数额与构成要件的关系 | 第14-16页 |
三、犯罪数额的认定 | 第16-17页 |
第三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实务问题 | 第17-25页 |
第一节 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 第17-22页 |
一、“数额巨大的认定” | 第17-18页 |
二、“扰乱金融秩序的认定” | 第18页 |
三、“公众的认定” | 第18-21页 |
四、“共同犯罪的认定” | 第21页 |
五、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民间借贷的区分 | 第21-22页 |
第二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关联罪名集资诈骗罪的关系 | 第22-25页 |
结语 | 第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致谢 | 第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