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页 |
一、概述 | 第11-21页 |
(一) 黑社会 | 第11-13页 |
1. 黑社会一词的由来 | 第11-12页 |
2. 黑社会的界定 | 第12-13页 |
(二) 黑社会组织 | 第13-17页 |
1. 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有组织犯罪集团(黑社会组织)的界定 | 第14-15页 |
2. 我国内地对与黑社会组织的界定 | 第15-16页 |
3. 国际组织对有组织犯罪集团(黑社会组织)的界定 | 第16页 |
4. 对黑社会组织的重新认识 | 第16-17页 |
(三) 黑社会性质组织 | 第17-21页 |
1.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立法变迁 | 第17-19页 |
2.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界定 | 第19-21页 |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结构 | 第21-26页 |
1.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规模 | 第22-23页 |
2. 组织的复杂性 | 第23-24页 |
3.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形式化程度 | 第24-26页 |
(1) 半公开化 | 第24-25页 |
(2) 犯罪组织形式上的逐步"合法化" | 第25-26页 |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经济特征 | 第26-32页 |
1. 凭借暴力手段是黑社会性质组织获得经济利益最便捷的方式 | 第27页 |
2. 控制或垄断非法行业,形成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 | 第27-29页 |
3. 向合法经济领域渗透,形成合法的经济实体 | 第29-32页 |
四、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规律 | 第32-35页 |
1. 行为手段的多样性 | 第32-33页 |
2. 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广泛性 | 第33页 |
3. 不仅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违法行为 | 第33-34页 |
4. 不排除黑社会性质组织同时从事合法的经营活动 | 第34-35页 |
五、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状态特征 | 第35-39页 |
1. 对一种或几种社会行业形成非法控制或对其产生重大影响 | 第35-37页 |
2. 对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秩序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