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新型生物质碳基催化剂的绿色制备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主要符号表第20-21页
1 绪论第21-48页
    1.1 纳米碳材料的分类和结构第21-25页
    1.2 纳米碳材料的绿色制备第25-31页
        1.2.1 Stober合成法第26-27页
        1.2.2 蒸发诱导自组装法第27-29页
        1.2.3 水热合成法第29-31页
    1.3 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第31-41页
        1.3.1 焙烧法第32-34页
        1.3.2 修饰法第34-36页
        1.3.3 水热合成法第36-41页
    1.4 生物质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第41-46页
        1.4.1 负载型催化剂第41-43页
        1.4.2 包覆型催化剂第43-45页
        1.4.3 嵌入型催化剂第45-46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第46-48页
2 棉花基Ni/C催化剂的绿色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第48-68页
    2.1 引言第48-50页
    2.2 实验部分第50-53页
        2.2.1 原料、设备及仪器第50-51页
        2.2.2 棉花基Ni/C催化剂的制备第51-52页
        2.2.3 棉花基Ni/C催化剂的表征第52页
        2.2.4 棉花基Ni/C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测试第52-5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3-67页
        2.3.1 棉花和其碳化产物的形貌及结构特征第53-54页
        2.3.2 棉花基Ni/C催化剂的合成第54-56页
        2.3.3 棉花基Ni/C催化剂的形貌及结构特征第56-62页
        2.3.4 棉花基Ni/C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第62-67页
    2.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3 具有分级结构Ni/C催化剂的温和制备及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第68-88页
    3.1 引言第68-69页
    3.2 实验部分第69-72页
        3.2.1 原料、设备及仪器第69-71页
        3.2.2 具有分级结构Ni/C催化剂的制备第71页
        3.2.3 具有分级结构Ni/C催化剂的表征第71页
        3.2.4 具有分级结构Ni/C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测试第71-7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2-86页
        3.3.1 Ni/C催化剂前驱体的形貌及结构特征第72-73页
        3.3.2 具有分级结构Ni/C催化剂的结构特征第73-80页
        3.3.3 具有分级结构Ni/C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第80-82页
        3.3.4 具有分级结构Ni/C催化剂的催化反应路径分析第82-84页
        3.3.5 具有分级结构Ni/C催化剂的循环稳定性第84-86页
    3.4 本章小结第86-88页
4 木糖基水热碳纳米球作为非金属催化剂及其催化性能第88-104页
    4.1 引言第88-89页
    4.2 实验部分第89-92页
        4.2.1 原料、设备及仪器第89-90页
        4.2.2 木糖基水热碳纳米球的制备第90-91页
        4.2.3 木糖基水热碳纳米球的表征第91页
        4.2.4 木糖基水热碳纳米球的催化性能测试第91页
        4.2.5 碳纳米球催化加氢机理的模拟计算第91-9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92-102页
        4.3.1 木糖基水热碳纳米球的形貌特征及组分分析第92-94页
        4.3.2 木糖基水热碳纳米球的催化性能第94-95页
        4.3.3 木糖基水热碳纳米球的结构分析第95-100页
        4.3.4 碳纳米球催化o-CAN选择加氢的机理探讨第100-102页
    4.4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5 糠醛诱导的ZnO@C微米棒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活性和光稳定性第104-122页
    5.1 引言第104-105页
    5.2 实验部分第105-107页
        5.2.1 原料、设备及仪器第105-106页
        5.2.2 ZnO@C微米棒的制备第106页
        5.2.3 ZnO@C微米棒的表征第106页
        5.2.4 ZnO@C微米棒的光催化性能测试第106-107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07-120页
        5.3.1 ZnO@C微米棒的结构特征及其合成过程第107-112页
        5.3.2 不同水热条件对合成ZnO@C微米棒的影响第112-113页
        5.3.3 ZnO@C微米棒的物理、化学及光学性质第113-116页
        5.3.4 ZnO@C微米棒的光催化性能第116-119页
        5.3.5 ZnO@C微米棒的光催化机理第119-120页
    5.4 本章小结第120-12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22-125页
    6.1 结论第122-123页
    6.2 展望第123-125页
创新点摘要第125-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4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40-142页
致谢第142-143页
作者简介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应急制度研究
下一篇:公路黄土坝式路堤汛限水位及涵洞泄洪力设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