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应急制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8页 |
(一)选题的学科定位 | 第9页 |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四)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4-17页 |
(五)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一、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制度概述 | 第18-24页 |
(一)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界定 | 第18-20页 |
(二)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的经济法价值 | 第20-24页 |
二、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制度问题的提出 | 第24-30页 |
(一)经济法理论层面的问题 | 第24-27页 |
1.应急立法指导思想上的瑕疵 | 第24-26页 |
2.应急保护主体法律监管缺位 | 第26-27页 |
(二)经济法实践层面的问题 | 第27-30页 |
1.应急保护效率不高 | 第27-28页 |
2.权利救济机制瑕疵 | 第28-30页 |
三、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的法学分析 | 第30-38页 |
(一)从经济法理论层面分析 | 第30-34页 |
1.应急立法指导思想的法学分析 | 第30-31页 |
2.应急保护主体的法律监管分析 | 第31-34页 |
(二)从经济法实践层面分析 | 第34-38页 |
1.应急保护主体中的关系与效率 | 第35-36页 |
2.应急制度中的权利救济与公平 | 第36-38页 |
四、我国公路随道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的完善 | 第38-48页 |
(一)典型国家有益经验的借鉴 | 第38-39页 |
(二)经济法理论层面的思考 | 第39-44页 |
1.完善应急保护的法律制度 | 第39-42页 |
2.加强应急主体的法律监管 | 第42-44页 |
(三)经济法实践层面的思考 | 第44-48页 |
1.完善民间主体应急参与机制 | 第44-46页 |
2.构建体系化的权利救济机制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