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若干问题初探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10-1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7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7-18页 |
第一章 优先购买权的性质 | 第18-25页 |
第一节 期待权说 | 第18-20页 |
第二节 附强制缔约效力的请求权说 | 第20-21页 |
第三节 请求权说和形成权说 | 第21-24页 |
一、权利单独让与的差异 | 第21-22页 |
二、权利行使期限的差异 | 第22页 |
三、权利附条件和附期限的差异 | 第22-23页 |
四、不同诉的类型 | 第23页 |
五、权利受侵害的差异 | 第23-24页 |
六、损害赔偿范围的差异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效力 | 第25-33页 |
第一节 双重买卖的规制 | 第25-28页 |
一、先买权合同内容 | 第25-26页 |
二、第三人合同的效力 | 第26-27页 |
三、双重买卖的处理 | 第27页 |
四、结论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对抗效力 | 第28-32页 |
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规定 | 第28-29页 |
二、优先购买权对抗力的来源 | 第29-30页 |
三、我国法律的规定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行使 | 第33-44页 |
第一节 出租人出卖房屋 | 第33-36页 |
一、第三人买卖合同成立 | 第33-34页 |
二、第三人的对待给付可以被替代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同等条件的认定 | 第36-38页 |
第三节 出租人通知承租人 | 第38-42页 |
一、通知义务的性质 | 第38-39页 |
二、通知义务的起点和内容 | 第39-40页 |
三、通知义务的期限 | 第40-41页 |
四、通知的方式 | 第41-42页 |
第四节 行使期限 | 第42-43页 |
一、期限的起点 | 第42页 |
二、期限的长短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损害赔偿 | 第44-53页 |
第一节 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可侵害性 | 第44页 |
第二节 侵害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行为的类型 | 第44-45页 |
一、出租人不履行通知义务 | 第44-45页 |
二、第三人侵害承租人优先购买权 | 第45页 |
三、出租人不履行先买权合同 | 第45页 |
第三节 侵害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损害赔偿责任 | 第45-48页 |
一、学理观点 | 第45-46页 |
二、本文观点 | 第46-48页 |
第四节 损害赔偿的方式与范围 | 第48-52页 |
一、出租人不履行先买权合同的损害赔偿 | 第50-51页 |
二、出租人未履行通知义务的损害赔偿 | 第51-52页 |
三、第三人侵害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损害赔偿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