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

新中国治安制度变迁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2-40页
    1.1 选题缘由第12-16页
        1.1.1 问题的提出第12-14页
        1.1.2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第14-16页
    1.2 研究述评第16-29页
        1.2.1 研究现状概述第16-26页
        1.2.2 相关研究评价第26-29页
    1.3 治安制度概念的界定与理解第29-35页
        1.3.1 治安制度的内涵第29-32页
        1.3.2 治安制度的特性第32-35页
    1.4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第35-37页
        1.4.1 结构安排第35-36页
        1.4.2 研究方法第36-37页
    1.5 可能创新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37-40页
        1.5.1 可能创新之处第37-38页
        1.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38-40页
2 治安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模型的构建第40-55页
    2.1 制度分析:治安制度变迁研究的理论依托第40-48页
        2.1.1 制度变迁研究的三个理论视角第40-43页
        2.1.2 以制度范式分析治安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43-45页
        2.1.3 治安制度分析的理论选择第45-48页
    2.2 治安制度变迁脉络分析的纵横视野第48-55页
        2.2.1 纵向:治安制度变迁的关键节点与阶段划分第49-51页
        2.2.2 横向:治安制度变迁的分析要素第51-55页
3 新中国治安制度生成与初步探索阶段(1949-1978)第55-89页
    3.1 治安制度初步形成阶段的环境作用第55-65页
        3.1.1“全能主义”的政治环境决定治安制度初始设计第55-57页
        3.1.2 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决定治安警务内容第57-61页
        3.1.3“组织起来”的社会整合方式为治安秩序维护提供有利条件第61-63页
        3.1.4“工具主义”和“虚无主义”下的法律环境使治安制度发展受限第63-65页
    3.2 以强力控制为导向的治安制度安排第65-76页
        3.2.1 治安规范初建期的尝试与探索第65-70页
        3.2.2 治安警务以建立和巩固新秩序为核心内容第70-74页
        3.2.3 静态社会下的治安警务机制基本形成第74-76页
    3.3 国家权力渗透下治安组织产生与发展第76-86页
        3.3.1 党组织对治安工作领导地位的确立第77-78页
        3.3.2 公安机关治安主体责任的明确与巩固第78-83页
        3.3.3 治安保卫组织形成社会重要的治安力量第83-86页
    3.4 小结第86-89页
4 治安制度恢复与重建阶段(1978-1992)第89-115页
    4.1 治安制度恢复与重建阶段的环境作用第89-96页
        4.1.1“为经济建设服务”增大秩序维护压力第89-91页
        4.1.2 政治进步与改革推动治安警务模式转化第91-93页
        4.1.3 传统社会控制手段式微推进治安制度转型第93-94页
        4.1.4 法制恢复为治安制度建设开创新局面第94-96页
    4.2 打击与管理相融合下的治安制度安排第96-105页
        4.2.1 治安规范体系初具雏形第96-100页
        4.2.2 基础性与专项性的治安警务工作重建与发展第100-102页
        4.2.3 适应动态社会的治安警务机制开始建立第102-105页
    4.3 改革开放新环境下的治安组织经历适应性变革第105-113页
        4.3.1 党组织对于社会治安的把控能力得到强化第105-107页
        4.3.2 公安机关组织、任务的调整和优化第107-109页
        4.3.3 社会化治安组织的恢复与新探索第109-113页
    4.4 小结第113-115页
5 治安制度深化发展阶段(1992-2016)第115-145页
    5.1 治安制度深化发展阶段的环境作用第115-121页
        5.1.1 人口频繁流动使社会控制难度加大第115-117页
        5.1.2“依法治国”方略下治安制度建设发生质的飞跃第117-119页
        5.1.3 市场经济确立与发展为治安制度的运行带来挑战与机遇第119-121页
        5.1.4 稳定的政治环境为治安制度发展提供契机第121页
    5.2 法治导向下的综合性治安制度安排第121-132页
        5.2.1 治安规范体系的健全与完善第121-125页
        5.2.2 治安警务工作的多向度纵深发展第125-129页
        5.2.3 现代治安警务机制的创新升级第129-132页
    5.3 多元主体参与的治安组织网络架构向纵深发展第132-143页
        5.3.1 党中央政法领导机构推动治安制度的建设与落实第132-133页
        5.3.2 公安机关组织优化与能力提升第133-138页
        5.3.3 社会化治安组织重塑治安主体网络第138-143页
    5.4 小结第143-145页
6 我国治安制度变迁的理论透视第145-188页
    6.1 治安制度变迁的趋势总结第145-149页
        6.1.1 治安运行机制从经验化向法治化转变第145-146页
        6.1.2 治安警务模式从盲目化向理性化过渡第146-147页
        6.1.3 治安权力行使由管制型向合作型发展第147-148页
        6.1.4 治安目标导向由机械稳定向有机稳定转化第148-149页
    6.2 治安制度变迁的若干动力因素分析第149-167页
        6.2.1 治安制度变迁的行动者要素分析第149-153页
        6.2.2 观念和意识形态对于治安制度变迁的能动作用第153-161页
        6.2.3 科学技术对于治安制度变迁的强大推动第161-167页
    6.3 治安制度变迁的原因、形态与模式第167-176页
        6.3.1 治安制度供需矛盾是治安制度变迁的直接原因第167-171页
        6.3.2 治安制度变迁的表现形态第171-173页
        6.3.3 治安制度变迁的模式考察第173-176页
    6.4 治安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规律第176-188页
        6.4.1 路径依赖下治安制度的自我维系作用分析第177-179页
        6.4.2 治安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效应示例分析第179-185页
        6.4.3 治安制度变迁中路径依赖负面效应的减弱第185-188页
结论第188-193页
参考文献第193-208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208-209页
致谢第209-210页

论文共2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HL(钝黑铝)炸药压药模具的优化设计
下一篇:新型LpxG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