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微胶囊/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冲击冲蚀特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3页
    1.1 冲蚀磨损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第12-15页
        1.1.1 金属基复合材料第12-13页
        1.1.2 陶瓷基复合材料第13页
        1.1.3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第13-15页
    1.2 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15页
    1.3 微胶囊技术简介第15-20页
        1.3.1 微胶囊的概念第15-16页
        1.3.2 微胶囊囊芯和囊壁原料的选择第16-18页
        1.3.3 微胶囊的合成方法第18-20页
        1.3.4 微胶囊的性能和结构表征第20页
    1.4 微胶囊在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第20-21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1-23页
        1.5.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1页
        1.5.2 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环氧树脂E-51 微胶囊的合成与结构表征第23-36页
    2.1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第23-24页
        2.1.1 主要原料第23页
        2.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3-24页
    2.2 聚脲甲醛-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合成第24-27页
        2.2.1 原材料的选择第24-25页
        2.2.2 实验方法和原理第25-26页
        2.2.3 微胶囊的合成第26-27页
    2.3 微胶囊的结构表征第27-28页
        2.3.1 微胶囊的形貌表征第27页
        2.3.2 微胶囊壁厚的测量第27页
        2.3.3 微胶囊的粒径测试第27-28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8-35页
        2.4.1 微胶囊的形成过程第28页
        2.4.2 各工艺参数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第28-34页
        2.4.3 微胶囊的形貌及壁厚第34-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微胶囊/Q-301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第36-46页
    3.1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第36页
        3.1.1 主要原料第36页
        3.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第36页
    3.2 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6-37页
    3.3 性能测试及表征第37-40页
        3.3.1 邵氏硬度测试第37-38页
        3.3.2 简支梁V型缺口冲击性能测试第38页
        3.3.3 准静态压缩性能测试第38-39页
        3.3.4 动态压缩性能测试第39-40页
        3.3.5 断面扫描电镜显微分析第40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0-44页
        3.4.1 微胶囊/Q-301 复合材料的邵氏硬度测试分析第40-41页
        3.4.2 微胶囊/Q-301 复合材料的V型缺口冲击性能分析第41-42页
        3.4.3 微胶囊/Q-301 复合材料的准静态压缩性能测试分析第42-43页
        3.4.4 微胶囊/Q-301 复合材料的动态压缩性能测试分析第43-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微胶囊/Q-301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冲蚀磨损试验第46-52页
    4.1 实验部分第46-48页
        4.1.1 试验装置第46-47页
        4.1.2 试验介质第47页
        4.1.3 冲蚀磨损试样的制备第47-48页
    4.2 试验方法第48-49页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49-51页
        4.3.1 微胶囊含量对微胶囊/Q-301 复合材料冲蚀磨损的影响第49-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硬质相对微胶囊/Q-301 复合材料冲蚀磨损的影响第52-58页
    5.1 纳米SiO_2含量对SiO_2/微胶囊/Q-301 复合材料冲蚀磨损的影响第52-53页
    5.2 冲蚀速度对SiO_2/微胶囊/Q-301 复合材料冲蚀磨损的影响第53-54页
    5.3 冲蚀角度对SiO_2/微胶囊/Q-301 复合材料冲蚀磨损的影响第54-56页
    5.4 含沙浓度对SiO_2/微胶囊/Q-301 复合材料冲蚀磨损的影响第56-57页
    5.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6章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研究的科研项目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富水区城市隧道渗流场及衬砌结构内力分析
下一篇:不同结构体系下的高低塔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