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水区城市隧道渗流场及衬砌结构内力分析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隧道工程对地下水渗流场的影响研究 | 第12-15页 |
1.2.2 水压力折减系数法研究 | 第15-16页 |
1.2.3 隧道结构力学特性与安全性研究 | 第16-17页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7-19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2章 富水地区城市隧道渗流场演化规律研究 | 第19-46页 |
2.1 渗流场理论概述 | 第19-21页 |
2.1.1 水均衡原理 | 第19页 |
2.1.2 达西定律 | 第19-20页 |
2.1.3 地下水三维流基本微分方程 | 第20-21页 |
2.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 第21-24页 |
2.2.1 地形地貌 | 第21页 |
2.2.2 气象条件 | 第21-22页 |
2.2.3 河流水文 | 第22-23页 |
2.2.4 地层分布概述 | 第23页 |
2.2.5 地质构造概述 | 第23-24页 |
2.3 渗流场计算流程 | 第24-26页 |
2.4 模型建立与参数校验 | 第26-31页 |
2.4.1 模型的概化 | 第26-27页 |
2.4.2 模型范围及离散化 | 第27页 |
2.4.3 模型参数及初始条件 | 第27-31页 |
2.5 区域渗流场演化规律分析 | 第31-45页 |
2.5.1 区域自然状态下稳定流分析 | 第31-32页 |
2.5.2 隧道开挖后整体区域渗流场演化规律分析 | 第32-37页 |
2.5.3 典型区段局部渗流场演化规律分析 | 第37-4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3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衬砌水压力折减系数研究 | 第46-58页 |
3.1 研究思路与方案 | 第46-48页 |
3.1.1 研究思路 | 第46-47页 |
3.1.2 研究方案拟定 | 第47-48页 |
3.2 模型假设与模型建立 | 第48-50页 |
3.2.1 模型建立 | 第48-49页 |
3.2.2 模型假设 | 第49-50页 |
3.3 衬砌背后水压力折减系数研究 | 第50-57页 |
3.3.1 围岩渗透系数对水压力折减系数影响 | 第50-51页 |
3.3.2 地下水位对水压力折减系数影响 | 第51-54页 |
3.3.3 注浆圈厚度对水压力折减系数影响 | 第54-56页 |
3.3.4 排水设施对水压力折减系数影响 | 第56-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富水地区城市隧道衬砌结构内力分析 | 第58-79页 |
4.1 研究方法概述 | 第58-64页 |
4.1.1 概述 | 第58页 |
4.1.2 计算荷载 | 第58-63页 |
4.1.3 结构安全控制标准 | 第63-64页 |
4.2 典型断面选取及计算方案拟定 | 第64-70页 |
4.2.1 典型断面概况 | 第64-69页 |
4.2.2 计算参数及方案 | 第69-70页 |
4.3 结构内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70-78页 |
4.3.1 两车道深埋计算结果分析 | 第70-72页 |
4.3.2 两车道浅埋计算结果分析 | 第72-73页 |
4.3.3 三车道深埋计算结果分析 | 第73-75页 |
4.3.4 三车道浅埋计算结果分析 | 第75-76页 |
4.3.5 连拱段计算结果分析 | 第76-7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