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化学成分液相色谱—质谱分析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桂枝汤及其单味药材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1.1.1 桂枝汤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12页 |
1.1.2 单味药材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1.2 桂枝汤及其单味药材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2.1 桂枝汤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2.2 单味药材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3 高分辨质谱在方剂中的应用 | 第18-22页 |
1.3.1 化学成分定性分析研究 | 第18-19页 |
1.3.2 组分定量分析研究 | 第19页 |
1.3.3 化合物裂解规律分析研究 | 第19-22页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 桂枝汤化学成分的液相色谱-质谱定性分析 | 第23-45页 |
2.1 引言 | 第23-24页 |
2.2 实验仪器、试剂及药材 | 第24-25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2.2.2 实验试剂及药材 | 第24-25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2.3.1 桂枝汤及各单味药材提取方法 | 第25页 |
2.3.2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 第25-26页 |
2.3.3 RRLLC-QTOF-MS分析条件 | 第26页 |
2.3.4 RRLC-DAD-IT-MS分析条件 | 第26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6-43页 |
2.4.1 来自甘草的化合物 | 第30-37页 |
2.4.2 来自白芍的化合物 | 第37-39页 |
2.4.3 来自大枣的化合物 | 第39-40页 |
2.4.4 来自其它药材的化合物 | 第40-41页 |
2.4.5 来自五种药材的其它类化合物 | 第41-4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3 桂枝汤抗炎活性评价 | 第45-55页 |
3.1 引言 | 第45-46页 |
3.2 桂枝汤组分制备 | 第46-48页 |
3.2.1 实验仪器、试剂及材料 | 第46页 |
3.2.2 大孔树脂处理 | 第46-47页 |
3.2.3 液相制备组分 | 第47-48页 |
3.3 桂枝汤组分的抗炎活性评价 | 第48-53页 |
3.3.1 实验试剂、仪器及样品 | 第48-49页 |
3.3.2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3.3.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4 桂枝汤中抗炎活性成分研究 | 第55-61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实验仪器、试剂及方法 | 第55-5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6-58页 |
4.3.1 桂枝汤制备组分的液质分析 | 第56-58页 |
4.3.2 单体抗炎活性验证 | 第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作者简历 | 第69-71页 |
附表 | 第71-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