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研究--主板与创业板公司的对比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1页
    1.1 选题背景第8页
    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第9-11页
        1.3.1 研究目的第9页
        1.3.2 研究方法第9页
        1.3.3 内容框架第9-11页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1-17页
    2.1 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实施手段第11-12页
    2.2 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的联系第12-13页
    2.3 高管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在不同计量模型下结果的差异第13-14页
    2.4 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改进建议第14-15页
    2.5 文献评述第15-17页
第三章 高管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理论基础第17-19页
    3.1 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相关概念第17页
        3.1.1 高管第17页
        3.1.2 高管薪酬第17页
        3.1.3 盈余管理第17页
    3.2 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基本理论第17-19页
        3.2.1 委托代理理论第17-18页
        3.2.2 契约理论第18页
        3.2.3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8-19页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第19-35页
    4.1 研究假设第19-20页
    4.2 变量选取和模型设定第20-25页
        4.2.1 变量选取第20-21页
        4.2.2 模型设定第21-22页
        4.2.3 盈余管理程度计量方法的选择第22-23页
        4.2.4 盈余管理程度计量模型的选择第23-25页
        4.2.5 修正的Jones模型的运用第25页
    4.3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第25-26页
        4.3.1 样本选择过程第25-26页
        4.3.2 数据来源及计算过程第26页
    4.4 变量描述统计第26-29页
        4.4.1 主板A股变量描述统计第26-27页
        4.4.2 按高管持股分组的描述统计第27-28页
        4.4.3 创业板样本的描述统计第28-29页
    4.5 实证分析第29-33页
        4.5.1 主板A股市场的实证分析第29-31页
        4.5.2 高管持股和高管无持股组对比分析第31-32页
        4.5.3 创业板与主板市场的实证对比分析第32-33页
    4.6 实证结论分析第33-35页
第五章 政策建议第35-40页
    5.1 优化高管薪酬激励机制设计第35-36页
        5.1.1 弱化高管薪酬激励与公司盈余的关联性第35页
        5.1.2 加大中长期薪酬激励的比例第35-36页
        5.1.3 采用综合激励的措施第36页
    5.2 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第36-37页
        5.2.1 全方位制衡公司高管第36页
        5.2.2 切实保障各专门委员会充分发挥作用第36-37页
    5.3 改进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第37-38页
        5.3.1 提高会计准则透明度第37页
        5.3.2 在会计制度的规范性与灵活性中寻求均衡第37页
        5.3.3 点对点限制盈余管理的手段第37-38页
    5.4 强化上市公司薪酬信息披露制度第38-40页
        5.4.1 上市公司应该重视并真实披露薪酬信息第38页
        5.4.2 细化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规则第38-40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40-42页
    6.1 研究结论第40页
    6.2 研究局限及展望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5-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血清miR-21、miR-24的表达及其与DNA定量分析对鉴别良恶性腹腔积液的初步探讨
下一篇:民营企业借壳上市风险控制分析--以江苏金浦集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