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第11-12页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12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应收账款管理相关理论 | 第14-19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页 |
2.1.1 应收账款概念的界定 | 第14页 |
2.1.2 建筑施工企业的界定 | 第14页 |
2.2 信用管理理论 | 第14-16页 |
2.2.1 信用管理的内涵 | 第14-15页 |
2.2.2 企业信用管理的概念及基本功能 | 第15-16页 |
2.3 应收账款保理融资理论 | 第16-19页 |
2.3.1 应收账款保理的概念及作用 | 第16-17页 |
2.3.2 保理业务的分类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分析 | 第19-38页 |
3.1 建筑施工行业概况 | 第19页 |
3.2 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现状 | 第19-26页 |
3.2.1 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规模及其增长情况 | 第19-21页 |
3.2.2 建筑施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应收账款增长率匹配情况 | 第21-22页 |
3.2.3 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 | 第22-23页 |
3.2.4 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 第23-24页 |
3.2.5 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 | 第24-25页 |
3.2.6 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 第25-26页 |
3.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质量综合评价 | 第26-32页 |
3.3.1 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质量评价指标 | 第26-27页 |
3.3.2 建筑施工行业应收账款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 | 第27-31页 |
3.3.3 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质量综合评价结论 | 第31-32页 |
3.4 四川路桥与中钢国际应收账款质量对比分析 | 第32-38页 |
3.4.1 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对比分析 | 第32-33页 |
3.4.2 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对比分析 | 第33-34页 |
3.4.3 应收账款周转率对比分析 | 第34-36页 |
3.4.4 应收账款账龄对比分析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38-42页 |
4.1 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 | 第38-39页 |
4.1.1 应收账款数额较大,增长过快 | 第38页 |
4.1.2 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和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偏高 | 第38页 |
4.1.3 应收账款周转率过低 | 第38-39页 |
4.1.4 应收账款账龄趋于老化,工程质保金账龄被低估 | 第39页 |
4.2 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9-42页 |
4.2.1 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存在问题的客观原因 | 第39-40页 |
4.2.2 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存在问题的主观原因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改进措施 | 第42-47页 |
5.1 构建科学合理的信用管理体系 | 第42-43页 |
5.2 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控 | 第43-44页 |
5.3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合同和现场经济资料管理 | 第44-45页 |
5.4 建立完善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 | 第45页 |
5.5 开展应收账款保理业务 | 第45-4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A 建筑施工上市公司样本 | 第50-51页 |
附录B 2015 年上市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财务数据 | 第51-53页 |
附录C 2015 年上市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相关财务比率 1 | 第53-55页 |
附录D 2015 年上市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相关财务比率 2 | 第55-57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