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陶范的相关问题讨论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4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页 |
1.2 关于陶范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 研究背景 | 第20-34页 |
1.4.1 “两周”时期手工业中青铜器手工业概述 | 第20-24页 |
1.4.2 传统铸造工艺源流 | 第24-34页 |
第二章 陶范铸造法 | 第34-47页 |
2.1 陶范铸造法简述 | 第34-38页 |
2.2 陶范铸造中的相关问题 | 第38-47页 |
2.2.1 原料的选择与加工 | 第39-43页 |
2.2.2 陶范的设计与制作 | 第43-47页 |
第三章 “两周”陶范的发现与讨论 | 第47-82页 |
3.1 西周陶范的发现与讨论 | 第47-68页 |
3.1.1 周原地区陶范的发现与讨论 | 第47-64页 |
3.1.2 洛阳地区陶范的发现与讨论 | 第64-68页 |
3.2 东周陶范的发现与讨论 | 第68-82页 |
3.2.1 侯马铸铜遗址陶范的发现和讨论 | 第69-76页 |
3.2.2 新郑郑国祭祀遗址陶范的发现和讨论 | 第76-82页 |
第四章 陶范研究对青铜器鉴定的意义 | 第82-90页 |
4.1 从陶范铸造法看“两周”时期的青铜器鉴定 | 第82-87页 |
4.1.1 青铜器上的范线 | 第82-83页 |
4.1.2 青铜器上的垫片 | 第83-84页 |
4.1.3 青铜器足部与耳部的支点痕迹 | 第84-85页 |
4.1.4 青铜器上的气泡 | 第85-86页 |
4.1.5 青铜器上花纹的不对称 | 第86-87页 |
4.2 青铜器的作伪 | 第87-90页 |
4.2.1 整个青铜器都是后来作假 | 第88页 |
4.2.2 青铜器的一部分是伪做的 | 第88-89页 |
4.2.3 利用残破青铜器拼凑的伪青铜器 | 第89-90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