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6页 |
第一章 丁若镛及其《诗经讲义》 | 第16-26页 |
第一节 丁若镛生平述略 | 第16-22页 |
第二节 《诗经讲义》梗概 | 第22-26页 |
第二章 朱子《诗》说在朝鲜半岛的影响 | 第26-39页 |
第一节 规范化——以权近《诗浅见录》为例 | 第28-32页 |
第二节 普及化——以李滉《诗释义》为例 | 第32-35页 |
第三节 质疑期——以李瀷《诗经疾书》为例 | 第35-39页 |
第三章 《诗经讲义》对朱子《诗》说的质疑 | 第39-61页 |
第一节 诗旨、诗义质疑 | 第39-49页 |
第二节 训诂、名物质疑 | 第49-55页 |
第三节 对朱说矛盾处的质疑 | 第55-61页 |
第四章 质疑原因探析 | 第61-72页 |
第一节 正祖条问的影响 | 第61-64页 |
第二节 实学思潮的影响 | 第64-67页 |
第三节 西学的影响 | 第67-70页 |
结语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附录 | 第74-144页 |
致谢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