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光伏发电控制技术的研究 | 第13-15页 |
1.2.2 光伏电站监控系统的研究 | 第15-16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光伏发电基本原理和设备 | 第19-31页 |
2.1 光伏发电特性 | 第19-23页 |
2.1.1 光伏电池等效电路 | 第19-21页 |
2.1.2 环境对光伏发电的影响 | 第21-23页 |
2.2 光伏并网设备 | 第23-28页 |
2.2.1 调压装置 | 第23-26页 |
2.2.2 逆变器设备 | 第26-28页 |
2.3 储能装置和平抑波动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光伏功率控制技术 | 第31-47页 |
3.1 光伏阵列输出功率控制 | 第31-37页 |
3.1.1 有功控制模式 | 第31-32页 |
3.1.2 最大功率点跟踪 | 第32-36页 |
3.1.3 有功功率计划跟踪 | 第36-37页 |
3.2 逆变器并网控制 | 第37-42页 |
3.2.1 逆变器控制策略 | 第37-38页 |
3.2.2 实现并网的恒功率控制 | 第38-40页 |
3.2.3 电流环控制 | 第40-41页 |
3.2.4 并网逆变控制实现 | 第41-42页 |
3.3 储能控制 | 第42-46页 |
3.3.1 储能电路控制 | 第42-45页 |
3.3.2 参考功率曲线的设置策略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光伏电站集群协调控制 | 第47-63页 |
4.1 光伏电站集群的概念 | 第47-49页 |
4.1.1 集群和集群工作方式 | 第47-48页 |
4.1.2 光伏集群的组成 | 第48-49页 |
4.2 集中式集群协调控制 | 第49-55页 |
4.2.1 集群集中控制策略 | 第49-50页 |
4.2.2 集中优化模型 | 第50-52页 |
4.2.3 模型求解和算例研究 | 第52-55页 |
4.3 分布式协调控制 | 第55-61页 |
4.3.1 集群的分布式控制模型 | 第55-58页 |
4.3.2 分布式控制协议 | 第58页 |
4.3.3 算例研究 | 第58-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光伏电站集群数字化监控系统 | 第63-79页 |
5.1 系统整体框架 | 第63-65页 |
5.2 一体化监控平台 | 第65-69页 |
5.2.1 数据中心 | 第65-66页 |
5.2.2 系统服务 | 第66-68页 |
5.2.3 人机界面 | 第68-69页 |
5.3 光伏发电单元设备数字化 | 第69-75页 |
5.3.1 基于IEC61850的光伏发电系统信息建模技术 | 第69-70页 |
5.3.2 集中式光伏结构信息模型 | 第70-73页 |
5.3.3 组串式光伏结构信息模型 | 第73-74页 |
5.3.4 光伏设备提供的服务 | 第74-75页 |
5.4 监控系统访问数字化光伏设备的实现 | 第75-78页 |
5.4.1 模型映射 | 第75-76页 |
5.4.2 基于IEC61850的通信连接 | 第76-7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