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2-17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三)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4-15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四)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5-17页 |
一、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基础理论 | 第17-23页 |
(一)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含义和特点 | 第17-18页 |
(二) 负面清单与正面清单的区别与联系 | 第18-19页 |
1. 负面清单与正面清单的区别 | 第18页 |
2. 负面清单与正面清单的联系 | 第18-19页 |
(三)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1. 国家主权理论 | 第19-20页 |
2. 国家安全理论 | 第20页 |
3. 效率与公平理论 | 第20-21页 |
(四) 全面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1-23页 |
1. 全面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2. 全面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 第22-23页 |
二、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的法律性质 | 第23-26页 |
(一) 国内法视角下上海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的法律性质 | 第23-24页 |
1. 上海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的法律依据 | 第23页 |
2. 上海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的法律定位 | 第23-24页 |
(二) 国际法视角下上海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的法律性质 | 第24-26页 |
1. 国际投资条约中的负面清单 | 第24-25页 |
2. 上海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不属于国际投资条约 | 第25-26页 |
三、我国上海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法治创新 | 第26-29页 |
(一) 市场实现自主调节 | 第26-27页 |
(二) 法律占据主治地位 | 第27-28页 |
(三) 充分体现公平正义 | 第28-29页 |
四、我国上海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不足及完善建议 | 第29-36页 |
(一) 上海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1. 缺乏国内法律法规的有力支撑 | 第29-30页 |
2. 缺乏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 第30-31页 |
3. 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以及救济程序 | 第31-32页 |
(二) 上海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完善建议 | 第32-36页 |
1. 充分结合我国实际并完善国内相关法律法规 | 第32页 |
2. 进一步完善透明度并提高可操作性 | 第32-33页 |
3. 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并建立争端解决机制和救济程序 | 第33-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