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运筹学在经济中的应用论文--博弈论论文

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的既有商业建筑利益主体博弈均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1 政策推动下的合同能源管理第10页
        1.1.2 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的应用范围第10页
        1.1.3 我国节能服务行业存在的问题第10-12页
        1.1.4 小结第12页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 本文的难点及创新点第15-16页
        1.4.1 本文的难点第15-16页
        1.4.2 本文的创新点第16页
    1.5 论文结构第16-18页
        1.5.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1.5.2 本文的主要技术路线第17-18页
2 论文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8-22页
    2.1 论文相关概念界定第18-19页
        2.1.1 既有商业建筑第18-19页
        2.1.2 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第19页
    2.2 论文理论基础第19-21页
        2.2.1 博弈论第19-20页
        2.2.2 激励约束理论第20-21页
    2.3 本章小结第21-22页
3 既有商业建筑节能服务合同利益主体行为及结果分析第22-34页
    3.1 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服务合同的特性及利益主体第22-24页
        3.1.1 合同的特性第22-23页
        3.1.2 合同的利益主体第23-24页
    3.2 合同中节能服务公司的行为及结果第24-29页
        3.2.1 节能方案设计阶段的行为及结果第24-26页
        3.2.2 设备材料购买阶段的行为及结果第26-27页
        3.2.3 节能量测量阶段的行为及结果第27-28页
        3.2.4 运行维护阶段的行为及结果第28-29页
    3.3 合同中业主的行为及结果第29-34页
        3.3.1 采取激励约束措施第29-30页
        3.3.2 不采取激励约束措施第30-31页
        3.3.3 其他行为第31-34页
4 既有商业建筑节能服务合同利益主体博弈均衡模型构建基础第34-38页
    4.1 博弈理论的引入第34-35页
        4.1.1 引入博弈的原因及目的第34页
        4.1.2 合同中具备博弈的构成要素第34-35页
    4.2 激励约束理论的引入第35-36页
        4.2.1 引入激励约束的原因与目的第35-36页
        4.2.2 具备引入激励约束的条件第36页
    4.3 合同主体行为对模型构建的作用第36-38页
5 既有商业建筑节能服务合同利益主体博弈均衡模型构建第38-54页
    5.1 模型构建条件分析第38-44页
        5.1.1 参与方第38页
        5.1.2 博弈行动、战略第38-40页
        5.1.3 (不实施,良性行为)策略下双方的得益第40-41页
        5.1.4 (不实施,不良行为)策略下双方的得益第41-42页
        5.1.5 (实施,良性行为)策略下双方的得益第42-43页
        5.1.6 (实施,不良行为)策略下双方的得益第43-44页
    5.2 博弈均衡模型及均衡分析第44-46页
        5.2.1 博弈均衡模型第44-45页
        5.2.2 均衡分析第45-46页
    5.3 博弈均衡结果对在现实中的解释第46-47页
    5.4 依据博弈均衡结果的具体激励约束措施第47-54页
        5.4.1 在节能改造后用能效果方面第47-51页
        5.4.2 在节能效益方面第51-54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54-55页
    6.2 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到初中古诗词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下一篇:宋代蒙学教材的发展及其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