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的循环化改造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2.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相关理论 | 第12-23页 |
2.1 循环经济相关理论 | 第12-14页 |
2.1.1 循环经济的内涵 | 第12页 |
2.1.2 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 第12-13页 |
2.1.3 我国循环经济研究及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2.2 工业园区相关理论 | 第14-16页 |
2.2.1 区域产业集聚相关理论 | 第14-15页 |
2.2.2 工业园区的内涵 | 第15-16页 |
2.3 生态工业园区的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2.3.2 生态工业园区的内涵 | 第16-17页 |
2.3.3 生态工业园的类型与特征 | 第17页 |
2.4 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 第17-23页 |
2.4.1 食物链(网)理论 | 第17-18页 |
2.4.2 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 | 第18页 |
2.4.3 生态工业园区链网建设 | 第18-21页 |
2.4.4 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 第21-23页 |
3.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23-28页 |
3.1 国外生态工业园区研究经验借鉴 | 第23-24页 |
3.2 国内生态工业园区研究经验借鉴 | 第24-25页 |
3.3 国外生态工业园区实践经验借鉴 | 第25-26页 |
3.4 国内生态工业园区实践经验借鉴 | 第26-28页 |
4.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的主要内容 | 第28-32页 |
4.1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 第28页 |
4.2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 第28-29页 |
4.3 研发应用循环技术 | 第29页 |
4.4 建设循环经济共性设施平台 | 第29-30页 |
4.4.1 建立基础设施平台 | 第29页 |
4.4.2 建立公共服务平台 | 第29-30页 |
4.4.3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 第30页 |
4.5 完善园区管理机制 | 第30-32页 |
4.5.1 建立园区资源利用管理体系 | 第30页 |
4.5.2 建立园区环境管理体系 | 第30页 |
4.5.3 建立园区环保宣传体系 | 第30-32页 |
5 荥经县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实证研究 | 第32-61页 |
5.1 荥经县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 | 第32-36页 |
5.1.1 园区概况 | 第32页 |
5.1.2 产业发展情况 | 第32-36页 |
5.2 荥经县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的环境分析 | 第36-43页 |
5.2.1 荥经县工业园区资源环境状况 | 第36-39页 |
5.2.2 有利条件 | 第39-42页 |
5.2.3 制约因素 | 第42-43页 |
5.3 荥经县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的重点领域 | 第43-60页 |
5.3.1 构建园区生态产业链网 | 第43-46页 |
5.3.2 主导产业——微晶新材料的循环发展 | 第46-48页 |
5.3.3 石材产业的循环发展 | 第48-50页 |
5.3.4 农林产品精深加工的循环发展 | 第50-52页 |
5.3.5 特种合金产业的循环发展 | 第52-53页 |
5.3.6 水晶产业的循环发展 | 第53-56页 |
5.3.7“三废”资源的循环回收利用 | 第56-59页 |
5.3.8 建设循环经济基础设施 | 第59-60页 |
5.4 荥经县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效果分析 | 第60-61页 |
5.4.1 经济效益分析 | 第60页 |
5.4.2 环境效益分析 | 第60页 |
5.4.3 社会效益分析 | 第60-61页 |
6.结论与建议 | 第61-63页 |
6.1 结论 | 第61页 |
6.2 建议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