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与公民间的博弈演化与合作研究--基于重庆“钉子户”拆迁案的考察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0-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二、我国有关城市拆迁的研究 | 第13-17页 |
(一) 城市拆迁存在的最大不足 | 第13-15页 |
(二) 城市拆迁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分析 | 第15-17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20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政府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的典型博弈模式 | 第20-27页 |
一、“零和博弈”:此消彼长、相互对立模式 | 第21-23页 |
(一) 公权力优位主义 | 第21-22页 |
(二) 私权利优位主义 | 第22-23页 |
二、“正和博弈”:相互依赖、相互合作模式 | 第23-27页 |
(一) 形成的前提 | 第24页 |
(二) 必备的要素 | 第24-27页 |
第三章 重庆“钉子户”拆迁案中的博弈分析 | 第27-39页 |
一、案例简述 | 第27-29页 |
(一) 背景 | 第27-28页 |
(二) 拆迁历程 | 第28-29页 |
二、案例剖析:博弈行为的表现分析 | 第29-39页 |
(一) “零和博弈”阶段:强拆vs抗拆 | 第29-36页 |
(二) “正和博弈”阶段:落实补偿And主动撤离 | 第36-39页 |
第四章 “零和博弈”转向“正和博弈”的必然性 | 第39-46页 |
一、国家治理的民主化诉求 | 第39-42页 |
(一) 公民利益表达与政府职能转变 | 第39-41页 |
(二) 公民身份认同与国家共同体治理 | 第41-42页 |
二、经济增长的方向性选择 | 第42-46页 |
(一) 规则意识与效益提升 | 第42-44页 |
(二) 良性互动与危机治理 | 第44-46页 |
第五章 政府与公民合作治理的对策建议 | 第46-53页 |
一、构建服务型政府:从思想理念到组织职能 | 第46-49页 |
(一) 准确进行角色定位,自觉树立服务意识 | 第46-48页 |
(二) 完善组织结构设计,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 第48-49页 |
二、培育自觉性公民:从思想意识与行为参与 | 第49-53页 |
(一) 树立公民意识 | 第49-50页 |
(二) 主动融入政府治理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